“我和我的故事”选手探访手记:寻访 “大湖鸿雁” 唐真亚

发布时间:2022-08-18 16:03 来源: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

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

“我和我的故事”选手展示

为讲好江苏典型模范的故事,本届红赛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更是沿着典型模范的足迹,寻访他们的奋斗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111_副本_副本.jpg

 镇江博物馆讲解员

程晓怡

唐真亚是洪泽区邮政局老子山支局的支局长兼投递员,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优争先优秀共产党员”等。23年来,他每天风雨无阻,划船进湖区投递邮件,水陆行程近30万公里,投递报刊和信件100多万份,无一差错,开辟了一条为民服务的“水上邮路”。同时他也用辛勤的汗水,将这条“水上邮路”演绎成“爱心邮路”“便民邮路”“信息邮路”“致富邮路”和“平安邮路”。

222_副本.png

老子山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是一座三面环水、风光秀丽的水乡小镇。8月10日,我们和唐老师约好在老子山镇邮政局见面,40度的高温酷暑里,他早早地就在邮局门口等候着我们。

333_副本.png

他是一个细致肯干的踏实人。唐老师的工作台整洁干净。在这里,老子山镇的每一处地段,每个地标都清楚地标记在柜子上方。这时候,唐老师已经分拣完信件,在准备接下来的投递工作。

来到码头后,唐老师熟练地解开邮船上的布和绳索,他说所有物件都是要珍惜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的船,正如同守护这片湖一样。

4444_副本.png

他是一个老实淳朴的热心人。“渔民盼信的心情,我懂!从小就生长在湖区,我们最盼能听到一声‘来信喽’。”每天夜幕降临,唐老师便开始接收包裹、分拣邮件;太阳升起时,把烙饼和水壶塞进挎包,骑上自行车陆路投送,再赶在晌午前下水,一边划船一边啃几口饼填肚子。信件没有确切地址,他就挨船打听;收件人不在原址,他就辗转问讯,逆风划船十几公里是家常便饭。

555_副本.png

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暖心人。在湖区采访时,本就缺乏户外经验的我并做好防晒准备,唐老师直接把他自己戴着的帽子借给了我,而这顶帽子也成为了那天我在湖上最好的防暑神器。

随着“退圩还湖”政策的推行,洪泽湖区将迎来10年的禁渔期,常年居住在这片水域的渔民也要整体搬迁回到岸上。当说到这个情况时,唐老师也低头沉默了许久。他告诉我,人的感情是处出来的,他把渔民们已经当成了老朋友,只要他们越来越好,他也会真心祝福。

666_副本.png

采访前,我对水上邮路的初印象就是投递任务,但是经过现实中的接触,相互的交流,我发现唐老师不仅仅是这片湖上的邮递员,他会帮助不识字的渔民念信写信,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入学,筹备渔家书屋,组建志愿消防队……可以说,不管是分内事还是分外事,只要是为了这片湖、这些渔民们好的事,他都全力以赴地做着,我相信只要有唐真亚老师的这份初心在,水上邮路的精神就不会终止,并且会一直得到传承。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