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
“我和我的故事”选手展示
为讲好江苏典型模范的故事,本届红赛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更是沿着典型模范的足迹,寻访他们的奋斗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泰州医药高新区全媒体中心主持人
杨根思烈士陵园志愿讲解员
申 易
陈德风,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苏逸实业有限公司电缆工程部员工,他是江苏省第一张国际认可高压电缆安装资质证书拥有者,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决赛抽到陈德风的选题时,说实话我的第一感觉是茫然,对这个人物一点都不了解。随后我开始从网上搜集资料,才渐渐了解到他是一位如此厉害的电缆专家。在前往采访陈老师的路上,我内心还是有点忐忑的,感觉搞技术的人都是严肃、不苟言笑、不善言辞的。但是当见到陈老师的第一面,见到他热情的笑容时,我的紧张和顾虑全部消失了。
陈老师带我参观了陈德风劳模工作室,向我展示了他获得的全江苏第一张国际认可的高压电缆安装许可证书,陈老师和我说:“获得这张证书之后,我们终于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江苏人可以自己安装高压电缆。”从他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他的那份自信骄傲与自豪。他靠自己的努力,用技术让别人信服,用实力为祖国争光!
采访中最震撼的是我们来到了位于在地下23米的南京东西环网的主通道,这是全国第一条人工智能高压电缆隧道。隧道里的每一寸电缆,都洒满了陈德风和他团队的汗水和辛劳。
这条隧道有多壮观,当年施工建造时就有多艰辛。陈老师介绍说,仅一个电缆接头的制作便有近30道大小工序,至少六个小时才能做完。在冬季严寒的外部条件下,完成新电缆的施放至少要持续工作一天一夜。
采访中我注意到陈老师变形的拇指,他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一关节都长出一层厚厚的老茧。这是由于手指常年按压玻璃片,导致的关节突出。
讲到这些时,陈德风的语气很平和,也很淡然。我想,对于陈德风来说,几十年如一日,地表几十米下的黑暗、孤独与孜孜不倦,正好见证了他人生的价值和高度。
我会将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在宣讲中,希望通过我的讲述,给大家带来新时代典型人物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