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故事”选手探访手记:走近“火炸药王”王泽山

发布时间:2022-08-18 15:36 来源: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

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

“我和我的故事”选手展示

为讲好江苏典型模范的故事,本届红赛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更是沿着典型模范的足迹,寻访他们的奋斗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1_副本.jpg

 扬州市江都区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

许晓轩故居、江都水利枢纽志愿讲解员

邵淑娟

我是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志愿组选手邵淑娟,来自基层税务工作一线。今年第一次走进省赛,一段段风云激荡的红色历史,一个个鼓舞人心的红色故事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激发了奋斗的力量。

讲好红色故事,是使命,更是传承。本次决赛我宣讲的典型人物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经过前期资料搜集,了解到他是获得多个国家级科学奖项的“火炸药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心无旁骛、唯有科研的一生。  

王院士是我国含能材料(火炸药)学科带头人,创立了“发射装药学”,是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在火炸药理论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和新原理,出版著作15部。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他的成就被各大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在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中,如何将火热的题材讲出新的亮点?怀着激动又紧张心情和对王院士的敬重之情,走进了南京理工大学,来找寻不一样的人物事迹。

2_副本.jpg

在学校内参观了兵器博物馆,不同种类的火炮、弹药、兵器、坦克依次陈列。这些是包括王院士在内的一批批科学家用执着坚韧的工作态度和始终不忘献身国防的初心,几十年坚守在艰苦、危险领域的第一线,创造出的科研成果。

3_副本.jpg

走进火药装药技术研究所,色调简单干净,走廊内“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映入眼帘,这也正是王院士始终不忘献身国防的初心,至今仍坚守在火炸药这一艰苦、危险领域的第一线兑现的诺言。他的办公室空间不大,简朴而整洁,书架上满是专业书籍。一位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描述,已87岁高龄的王院士经常伏案工作到深夜,除了大年初一和出差,天天在研究所搞科研,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奉献给国防科研事业,因为“国家需要便是他研究的方向。”

4_副本.jpg

实验室内一位博士生现场给我们分享:“无论是夏日酷暑,还是冬日严寒,王院士都以身作则,带领团队亲临试验场,发自内心的佩服。”这是学生从心底里对王院士的爱戴和敬重。

5_副本.jpg

王院士略显消瘦衣着朴素,虽是耄耋老人,却依旧精神勃发。原本有些紧张与忐忑,可现场与王院士的攀谈却甚是亲切,就像在与家里的长辈般谈心和教诲。谈及取得的成就时,他表示能为国防做贡献满是自豪,却自谦远远不够,还需勇攀高峰。他还鼓励广大青年人能够以更纯粹的初心、更严谨的态度,投入到科研中来,投入到国防事业中去。交流中我像一个追星的小迷妹,眼神几乎是全程“盯着”院士,他的眼神坚定而淡然,睿智而充满活力,不禁再次心生敬意,像被一道光照耀着温暖着。

6_副本.jpg

南京理工大学的实地探访之旅,让我从不同角度更真切丰富地了解人物形象和生动事迹,在决赛现场,我将带着王院士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讲好他“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精神背后的感人故事。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