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
“我和我的故事”选手展示
为讲好江苏典型模范的故事,本届红赛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更是沿着典型模范的足迹,寻访他们的奋斗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王彦文
人的一生中会扮演很多角色,可能是女儿、妻子,亦或是老师、员工。作为一名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常在想,如果按照百分制,每个角色我能拿多少分?我想把每种角色都扮演好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直到我认识了她——张家港市长江村党委书记郁霞秋。
当拿到郁霞秋这个讲述命题时,我尽可能的在网上查阅了所有能够找到的报道、专访和视频,对郁霞秋有了初步的了解。她的年龄与我父母相仿,也同样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从小,我经常听父母讲述他们一步步考上大学、走出农村经历,所以我太了解这个过程的艰辛和不易。因为那个年代教育资源的稀缺,大学生可以用百里挑一来形容。郁霞秋作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在我心里,她是个一百分的学生。
从小,郁霞秋就听话又懂事。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她正在地里帮家里干着农活。离开村子上大学的那天,乡亲们敲锣打鼓地欢送她。从医学院毕业后,郁霞秋成为无锡妇幼保健医院的医生。从医十五年,她从住院医生到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为医院肿瘤科赫赫有名的“一把刀”。但在长江村的发展因为缺乏人才而止步不前时,她毅然舍弃了自己的事业,辞去“铁饭碗”捧起了“泥饭碗”。在我心里,她是个一百分的女儿。
隔行如隔山,回村后的郁霞秋经历重重困难,但她从没想过放弃。她制定“三个一”政策,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她带领村企上市,带村民种郁金香,解决就业的同时让百姓增收;她为村民建社区医院,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资源……在郁霞秋的带领下,长江村实现全国文明村“四连冠”。在我心里,她是个一百分的村书记。
太多太多的一百分,让我对“巾帼”两个字增添了新的理解。
因为疫情等原因,我没能去张家港亲自拜访郁书记,心里不免有些许遗憾。但在8月11日早上,我们进行了视频连线。没想到的是,我印象中的女强人却温婉知性,齐肩的长发,带着一副无框架的眼睛,说起话来眼睛弯弯,始终带着笑容。她一直说,我很普通,没什么可宣传的,我只是想让乡亲们过得好一点。
是啊,普通却不平凡郁霞秋,从医生到村党委书记,她始终在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满分的人生答卷。
而我,因为这次参赛获得了选手的新角色。我想,只有用一百分的感情,讲好郁书记的故事,才是对自己新角色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