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
“我和我的故事”选手展示
为讲好江苏典型模范的故事,本届红赛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更是沿着典型模范的足迹,寻访他们的奋斗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淮安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淮安市盱眙县黄梅剧团演员
志愿组 秦 菁
1959年出生的何健忠,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泰兴市分公司江平路支局支局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当得知自己决赛要宣讲的典型人物是何健忠局长的那一刻起,我就对他充满了好奇,当天晚上便迫不及待地收集翻阅了大量关于他的材料。
8月2日早上5点半,我和团队便启程出发赶往泰兴。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见到他应该问些什么,边想边列出来一个长长的采访提纲。
见到何局长的那刻,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稍作寒暄,便进入主题。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把工作做到极致,把优秀当成习惯。
何局长告诉我,他从小就非常崇拜“特级英雄”杨根思,立志成为一名军人。19岁那年,他如愿参军入伍,他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五架飞机的罗盘、高度表、电台和无线电设备。夏天,地表温度最高接近60摄氏度,他躺在地上工作,后背常常被烫出水泡。焊接、包裹线路,都是聚精会神的细活。忙起来,机油滴在嘴边都没空擦掉……就这样,他所维护的无线电设备从未出过任何故障,所维护的飞机被评为样板战机。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何健忠主动选择成为一名风里来、雨里去的投递员。工作之初,他就给自己定下了“无差错、无遗漏、无投诉”的目标。这一干就是14年,100多万封信件从他手上投递,没有错投过一封,没有收到过一起投诉,死信复活几千封,年年被评为“红旗邮路”。
1997年,始终兢兢业业的何健忠被委以重任,挑起了泰兴市江平路支局支局长的担子。上任伊始,迎面而来的就是重重关隘,支局的邮政业务、储蓄业绩均处于全市倒数。此时,他又给自己立下了“不抱怨、不退缩、不服输”的“三不”规矩。每天骑摩托车跑100公里、爬100多层楼、和客户通上百个电话,在他带领下,江平路支局一年内就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连续12年业绩蝉联全市邮政支局第一名。
2008年,何局长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密切联系群众,他把人大代表工作室建在他工作的邮政支局营业厅,工作室的牌子就挂在支局的大门前。这么做就是要让群众知道这里有人大代表,让群众有困难第一时间就能找到他。他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其中2个小时以上用于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
早上8点钟,我们赶到支局的时候,何局长刚刚送走了2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也正是这种认真履职的作风,让何健忠连续7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成员。多年来,何健忠累计帮助群众5万人次,“有困难就找何健忠”,已经成为泰兴老百姓的口头禅。帮助百姓疏通下水管道、帮助老人换煤气罐、送病人入院、帮亲人在外地的老人办丧事……何局长说:“我来自于老百姓,就是要站在老百姓一边,为百姓讲话,为百姓服务,这是我的根、我的本。”
临别前,我向何局长鞠了一躬,以此来表达我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深深敬意,我还暗暗在心里立下了一个目标:一定把何局长的故事写好、讲好,让更多人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