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
“我和我的故事”选手展示
为讲好江苏典型模范的故事,本届红赛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更是沿着典型模范的足迹,寻访他们的奋斗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本期推送的是盐城市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朱熙锺的探访感受。
★ 盐城市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 ★
朱熙锺
如果不是这一次红赛,我抽到了他的题目,要去宣讲他,可能这一辈子我都不会走进他的生活。
周维忠,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仪征市供电分公司滨江业务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他用“可以享受国家用电减免政策”的“爱心谎言”,陆续帮扶了15户孤困家庭,23年累计垫付电费12万余元。去年,他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之后,被仪征市委组织部选派到仪征经济开发区沿江村兼任第一书记。
在没有见到周维忠之前,我做了很多种设想,想好了很多问题,进行了大量资料阅读和问答提纲。但其实我心里非常忐忑,因为很多知名记者采访过他,我还能够从什么角度,再能讲好他的故事呢?
可当我来到他身边的时候,他眉眼间的笑容融化了这一切。在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走上了仪征市沿江村的路,沿路遇到很多村民,他们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称他为“周好人”。
周维忠带我们来到孤寡老人桂德久的家中,老人已经83岁高龄,这么些年一直在家独居。其实这个“家”,也是周维忠自掏腰包,帮桂老修建好的。他每天都会来看望桂老,经常还在家里多烧一份饭带给老人。虽然老人已经不大听得清楚我们在说些什么,但是他质朴的脸上始终一直洋溢着笑容,我想这笑容应该源于大家对他的关心和爱吧。
沿途的乡村小路上挂着很多电箱,上面都贴着周维忠的电力维修服务牌。他告诉我,服务牌上面留着他的手机号码,只要村民家中用电有问题,一个电话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到。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他的手机号码一直没有更换过。
去走访的那天外面38度,我走了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可是不论烈日寒冬,他却每天穿梭在百姓中间。正如很多记者报道过的“他点亮了万家灯火”。
我和他开玩笑说,您给沿江村带来了很多“流量”,现在就是一名“大名人”啊。他摇了摇头说,“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谁不想让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富起来,乡亲们的日子变得更好呢?”他总说,自己做的事很“小”,但是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做就汇聚成了“大”。
在他的感召下,国家电网的一群电力人成立了“周维忠共产党员服务队”、电力“爱心超市”等,号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用心用情服务百姓。
接触后我才知道,我和周维忠的女儿同龄。我深深明白,小时候的自己是多么需要父亲的陪伴。而为了百姓,他放弃了小家的团聚,放弃了对女儿的照顾,投入到了服务更多人的事业中。
周维忠说,“走进村民当中,用心感化他们,他们也会视你为亲人”。他是一个普通人,平凡人,更是榜样和标杆,这是我此行的真实感受,我也会认真准备,争取让更多人了解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