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
“我和我的故事” 选手探访手记
为讲好江苏典型模范的故事,本届红赛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更是沿着典型模范的足迹,寻访他们的奋斗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本期推送的是宿迁市沭阳县吴印咸故居志愿讲解员、沭阳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吴文玲的探访感受。
沭阳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
宿迁市沭阳县吴印咸故居志愿讲解员
吴文玲
宿迁沭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以花木扬名,其实在沭阳这片革命热土上,有许多的英雄人物留下了一个“红色瞬间”。宿迁第一位共产党员——吴苓生,“反坦克英雄”许运田, “一代摄影宗师”吴印咸……
作为吴印咸故居的一名志愿讲解员,我听到更多的英雄事迹,也了解到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我们身边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先进楷模。今年参加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我第一个就想到了讲述残奥会击剑冠军荣静的故事。
不仅因为她是沭阳人,更有她乐观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吸引着我走进她的故事。带着这种好奇心,我来到了位于南京的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近距离了解英雄背后的故事。
不巧的是,荣静有训练任务不在南京,委托另一位击剑冠军胡道亮接受了我们的探访。胡道亮也是从沭阳走出去的击剑冠军,因为老乡的关系跟荣静感情颇深。
初见胡道亮,他比电视上略显清瘦,有些腼腆羞涩,但是谈起荣静,他的眼神中就散发出无限的光芒。
他记得荣静刚开始训练时,手腕没有力量,加练成了她的家常便饭。长时间持剑,导致她的中指伸不直,只能用另一只手掰开。
那段时间,荣静每天必做两件事情:第一件是每天躲在被子里面偷偷地哭,第二件是每天擦干眼泪拼命地练。虽然训练辛苦,但荣静却是训练场上的开心果,总是在最辛苦的时候化解大家的疲惫。
2010年的广州亚残运会,是荣静迎来的第一场国际性大赛,这场比赛中,她以决胜剑夺得了人生第一块金牌,也因此获得了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入场券。
此后,在17年的击剑生涯中,33岁的荣静实现了全运会、世界杯、世锦赛、亚运会、奥运会等花剑单剑比赛的全部金牌。
谈起荣静的事迹,胡道亮如数家珍,当我们请他聊聊自己时,他却摆摆手,云淡风轻地说:“我是运动员,为国家争光是应该的。”
其实,胡道亮20年的运动生涯曾获得残奥会四连冠、亚残会四连冠、全运会五连冠,也曾成为中国代表团旗手,高举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代表团步入赛场。
在探访快结束时,我们电话连线了荣静。在电话里,荣静说,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感谢一路上支持和鼓励自己的人,而她所有的坚持都来自于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那一刻。电话那头,依然是开朗的笑声,她是奥运冠军,也依然是那个爱笑的女孩。
虽然没有探访到荣静本人,让这次探访稍有遗憾。但通过对这些先进模范的走访,让我看见他们身上的无限光芒。我要追随那道光、成为那道光,用饱含温度的声音,让时代精神从符号、理念,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画面,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力量!(来源: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