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书声中的烈士丰碑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有一座矗立在小山岗上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青松翠柏拱抱,庄严肃穆。
掀红色热潮!南京红色故事宣讲选拔赛开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亦是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七十周年。近日,江苏省红色故事宣讲大赛海选正式启动。
抗大九分校的南下“小长征”
1942年,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东进,在苏北启东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以下简称“抗大九分校”),并亲自担任校长。
英烈之魂 长眠于里佳山上
溧水区晶桥镇,里佳山村后,烈士墓园松青柏翠,庄严肃穆。刻有“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的纪念碑下,长眠着五位牺牲于反顽战斗中的新四军英烈。
渡江战役背后的“暗战”
1949年1月,三大战役相继结束,解放军饮马长江。长江天险,成为蒋介石最后的“救命稻草”。
江苏第一监狱:喧嚣市井中的“老虎桥”
南京珠江路,熙来攘往,车水马龙,在其北面,和进香河路对接处,有一条不过百米长的东西向小巷,取名“老虎桥”。
星火不灭 横山上的抗战传奇
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苏南新四军主力渡江北上,苏南地区的抗日力量有所削弱。
云台山——青山有幸埋忠骨
南京市江宁区西南,云台山巍峨耸立,山的东麓,坐落着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87位新四军烈士长眠在这里。
孙津川:革命者是杀不完的
雨花台,“落花如雨”,一个诗意浪漫的名字,却因一段血色悲壮的革命历史,显得庄严沉重。
谁是革命者 首推小朋友
据中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三十一万人,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新四军秘密武器立威桂子山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军民来说,也是战斗的时候。
邓子恢:为农民着想的“农民”
南京,六合,竹镇,镇东后街上,坐落着一座南北朝向的四合院,这是邓子恢任新四军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主任时的办公和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