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战斗
溧水铜山,海拔不过百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因为1943年春天的一场殊死战斗在这里发生,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地方。
张家岗战斗
“日本政府决定投降”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从延安到重庆,再到南京,乃至于江南一隅的李巷,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知喜讯。
梅园的雨花石
“雨花纹石的宁静、明朗、坚实、无我,似乎象征着主人的精神”。1946年,郭沫若同志到梅园新村访晤周恩来后,感慨万端地在《南京印象》一书中所作的描述。
渡口遇敌,他让同志们先乘船撤离
邓振询,1904年生,江西兴国人。 1926年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所知道的《新四军军歌》诞生历程
《新四军军歌》是我最爱唱也是我唱得最多的一首革命歌曲。因为我是听着老前辈讲述《新四军军歌》的故事长大的。
亲友追忆季华老人:他用一生诠释了信仰和初心
“他虽然走了,但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遗产,我们将受用一生……”这是季华的小儿子季压西说的话。
移动的“会客室” ——一辆黑色的别尔克小汽车
在梅园新村30号里,静静地陈列着一辆牌照为“京1645”的黑色小轿车。它用沉默的姿态,向人们诉说着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四一〇”惨案 十烈士血染九龙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北伐总司令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声望和地位日益巩固,他的反革命面目也日益暴露出来。
龙潭三杰——“白皮红心”的铁三角
从1927年5月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在武汉创建开始,中国共产党的隐蔽战线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革命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向光明的雄鹰 他们计划轰炸“总统府”
1948年末,一连串的爆炸声,震动了整座南京城。一架国民党空军的B-24型轰炸机从大校场起飞,在投下5枚炸弹后径直向解放区飞去。
民国首都电厂驶出“渡江第一船”
南京鼓楼区中山北路576号,原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中共地下组织护厂斗争地。
皖南悲歌 三烈士血洒战场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九千余人奉命北移。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七个师约八万人的突然袭击,皖南事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