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新村:见证没有硝烟的战斗
75年前,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就是在梅园新村的3栋民居中,为民主据理力争、为和平奔走疾呼。
踏进山林寻访历史见证 隐秘的碉堡诉说英雄城市抗战史
4月18日,又一年国际古迹遗址日。
小子弹箱背后的大故事(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忆父母亲张
这个小小的美军子弹箱,见证了我们的父亲张一锋、母亲马常卿70多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为人民解放而奋战的惊险岁月。
原南京被服厂老党员讲述“绣红旗”故事
原南京被服厂老党员讲述“绣红旗”故事——开国大典前,工人36小时赶制了1.8万面红旗。
成贻宾中山装
成贻宾是中央大学电机系学生。1949年4月1日,他参加了南京市10所大专院校学生争取真和平、反对假和平请愿游行,任宣传组成员。
陈子涛文件包
1947年,陈子涛任秘密发行的《文萃》杂志主编。当时环境十分恶劣,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他经常拎着装满稿件的皮包四处奔走,朋友家里、公园里都是他修改稿件
卢志英怀表
卢志英在上海从事地下情报工作期间,以食品公司老板为公开身份,经常交结国民党政界、商界高层人士,实际是中共中央华中局联络部的上海特派员。
任天石医用剪刀
出身医学世家的任天石,少时曾亲眼目睹底层百姓在贫病交迫之中的无助,这激发了他做一名医生,拯救民众病痛与苦难的志向。
邓振询墨斗
邓振询从小家境贫困,长大后靠做泥瓦工谋生。苦难的生活使他对不公的社会现状深感不满,也磨砺了他顽强坚韧的品格。
侯绍裘“平生我自知”印章
侯绍裘于1918年考入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五四运动后,他与同学一起通过编发《问题周刊》《松江评论》等刊物,表现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胸襟
冷少农算盘
冷少农毕业于贵州法政专门学校,曾在紫江(今贵阳市开阳县)税务局工作。这把算盘见证了冷少农思想转变、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人生转折,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意义。
郭纲琳“永是勇士”铜鸡心
郭纲琳出生于句容大户人家,从事革命工作被捕,在狱中,郭纲琳始终没有放弃共产主义信仰,怀着对党的忠诚,将铜钱磨成铜鸡心,镌刻上“永是勇士”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