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九分校的南下“小长征”

发布时间:2018-11-23 20:05 来源: 收藏

抗大九分校教导大队成员

1942年,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东进,在苏北启东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以下简称“抗大九分校”),并亲自担任校长。

当时,新四军同时面对日寇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斗争形势严峻,如一首革命歌曲所唱的那般:“前有狼,后有虎,我们在夹击中生长。”

边学边战

抗大九分校成立后,学员们一直处于边战边学的状态。敌人来犯时,学员们便行军作战,利用战斗间隙组织学习;形势稳定时,学员们又在学习的课余,保持日常战备。

在建校一年时间里,九分校行军移营百余次,行程3000余里,平均每周行军移营两三次,每次约20里。在这样的战斗环境里,700多位学员锤炼了革命意志,培养了优良作风,顺利毕业。

1943年1月,由于日军对苏中反复“清乡”,抗大九分校开始了一场号称“小长征”的长途行军,南下渡过长江,转入苏南溧水地区,完成了苏中到苏南的战略转移。

铜山反顽

抗大九分校第一大队驻地旧址(摄于2018 年)

1943年2月中旬,抗大九分校在副校长刘季平的带领下,到达溧水里佳山、云鹤山等地,开展军政训练。

苏南抗日力量的增强,震慑了日伪军,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反动高潮之下,

国民党第3战区不惜撤退皖南、浙西部分对日军的防务,调动12个团15000余兵力,迂回包围、东西夹击,向驻溧水、溧阳一带的新四军发动大举进攻,扬言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

面对数倍于我的敌人,新四军顽强抗击,浴血奋战。战斗中,抗大九分校第一大队扼守的铜山阵地,遭到敌人猛攻。200 多名指战员与数倍于己的顽军展开激战,以伤亡60多人的代价,守住了阵地,大队长汤万益、政委唐昆远、副大队长文有武等英勇牺牲。

铜山反顽战斗,为新四军突破顽军的包围,打开通向敌后的通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三昼夜五次激战后,苏南反顽战役以新四军胜利转移而结束。

“英雄们还活着哩”

跳出敌人包围圈后,抗大九分校渡江北上。转移途中,抗大九分校学员吴镇作词,沈亚威作曲,创作了歌曲《英雄们还活着哩》,悼念在铜山战斗中牺牲的战友。

在六合马集镇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沈亚威带领着抗大九分校学员齐唱了这首悼歌。“恶毒的魔手,已被折断。梦想的阴谋,终归破碎。别气愤啊!同志啊!真理的英雄们没有死,他们含笑矗立在铜山巅,让抗战的害虫们永远地摇头伤叹,让人民向真理的英雄们举手高喊。”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用户留声


我要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