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高淳地区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抗战时期高淳党组织的建立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开创阶段;二是地下党活动阶段;三是从1943年至1945年发展高淳游击根据地阶段。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开拍

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创作座谈会暨拍摄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该微纪录片预计2021年4月播出。

三顾茅庐 刘伯承聘请手下败将当教员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刘伯承担任院长。

刘伯承常说:“搞剧团要有梅兰芳那样的名演员,开医院要有手到病除的高明医生,办学校则要有一支精通业务的高水平的教员队伍。”

但在军事学院成立初期,教员非常缺乏。尽管从华东军政大学调来一部分教员,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经中央军委批准,刘伯承大胆从原国民党军官中筛选一部分留作教员。

在聘请教员的过程中,还传出了一段“三顾茅庐”的佳话。

英雄中队唱响英雄“遗作” 开学思政第一课,他们这么上!

今天,以“唱响烈士‘遗作’,传承雨花英烈精神”为主题,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和南京市中山小学同步上了“开学思政第一课”。

抗日救亡运动中南京进步妇女团体的活动

在反动的妇运逆流中,国民党官办的妇女组织——南京市妇女会以及宋美龄领导的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也充当了宣传工具。

风雨百年雨花魂|只为“天下孩子能过好日子”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珍藏着一本回忆录——《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作者名叫卢大容。他的爸爸,就是雨花英烈卢志英。

以“陶”为师 行知路上的乡村教育家

教育家陶行知曾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倾其一生,就是发展平民教育。

在南京,也有这样一名教师: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志愿到乡村小学任教,一干就是近40年。

他就是杨瑞清,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被人们誉为新时代“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

《与信仰同行》 | 无私奉献的进步青年——成律

“我的尸首不要安葬,敬赠苏州博习医院医生我的盟兄李穆圣解剖,以便深研医学。”

抗日救亡运动中南京进步妇女团体(三)首都女子学术研究会

1936年4月14日,爱国进步妇女李德全、张默君等在南京发起成立了首都女子学术研究会,组织发动中上层妇女投入抗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