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子弹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7-07 15:57 来源:江苏档案

 7月6日,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原南京军区联勤部部长杨建华少将,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了一批档案史料。在这批珍贵的档案史料中,有三颗子弹尤为珍贵。这三颗不同规格的子弹,各自承载了一段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意义的战斗故事,伴随了杨得志将军二十七年的戎马生涯,一直被杨得志将军及其家人视为传家之宝,堪称珍贵的革命文物。

1.png

 (图片由杨得志之子杨建华提供)

 杨得志, 1911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南阳桥(现属株洲市渌口区)一户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小时候,他在安源做过挑夫,在郴州筑过公路。1928年初,当朱德、陈毅率部发起湘南起义时,杨得志当即与20多位筑路工人一起报名,成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战士,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经历井冈山、中央苏区、长征等重大斗争,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1936年任红军第二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冀鲁豫支队支队长、八路军二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宁夏军区、陕西军区司令员;抗美援朝时期历任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司令员;回国后历任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济南、武汉、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中革军委、中央军委颁发的三级红星奖章、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各三枚。1953年在天安门国庆观礼台上,毛泽东诙谐地向人们介绍说:“你们都认识吧,此人大名叫杨得志,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团长,如今志愿军的副司令,德怀的助手。湖南人氏,我的老乡哩!”

 从贫苦少年到一代名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杨得志将军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舍生忘死,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人民解放军战史上许多经典战例,都与他的名字相关。如红军长征时突破乌江天险、强渡大渡河,被称之为中央落户陕甘宁奠基礼的直罗镇战役,抗日战争的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的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中的新保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以及对越自卫还击战等等。而这三颗子弹,则承载了杨将军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若干次重要战斗的历史真实,共同见证了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英勇事迹和出生入死的革命精神。

2.png

 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的子弹

(图片由杨得志之子杨建华提供)

 比利时造“勃朗宁”(7.65mm)手枪子弹

 (“温坊战斗”中缴获,后跟随杨得志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战胜了凶恶的日本侵略军,解放了全中国,又在朝鲜战场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军。直到1979年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至今的最后一仗——西南边境自卫还击战。虽然这颗小子弹“身高”不足2.5厘米,却是“近九十岁”的老革命了!)

3.png

 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杨得志将军当年使用的 “勃朗宁”手枪及子弹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29年初,毛泽东和朱德率领在井冈山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下山,赴赣南闽西地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殊死拼杀,先后取得了第一至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使红军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受了极大损失,先前红军艰难开辟、发展的红色根据地几乎损失殆尽。1934年7月,红一军团转战福建省建宁县、泰宁县一带。这时,敌东路军李延年纵队集结了4个师的主力部队,准备进攻我闽西根据地的长汀。红一军团决定在敌进攻长汀的必经之路--温坊(现名文坊),以运动战方式消灭敌军有生力量。9月1日,敌李延年纵队第3师的两个团进抵温坊村。“红一团”及其他部队奉命从几个方向逼近温坊。时任“红一团”团长的杨得志发现约两个营的敌人正在温坊村外的高地上抢修工事。由于李延年纵队在福建打败十九路军后甚为骄傲,修筑工事的敌人全都把枪架在一起,对红军毫无顾忌。杨得志首先命令全团的机枪悄悄占领射击阵地,尔后指挥步兵上起刺刀,从山脚下隐蔽接近敌人。当我部先头距敌人只有100多米时,敌人才发现红军来了,顿时乱作一团。这时十几挺机枪一起开火,步兵在机枪掩护下一个冲锋就夺下了阵地,一仗歼灭了400多敌人。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温坊战斗”。

 “温坊战斗”重创了国民党东路军蒋鼎文部的李延年纵队,歼敌四千多人,大量武器弹药被我军缴获,使红军得到在经历第五次反“围剿”一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补充,也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打得最好的一仗。

 德国造“驳壳枪”(7.63mm)手枪子弹

 (“驳壳枪”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在还没有冲锋枪的年代,驳壳枪是有效提高单兵近战火力的利器。这把手枪和子弹抗日战争初期就跟随杨得志作战,全国抗战胜利后,又跟随杨得志将军先后经历了邯郸战役、张家口保卫战、正太战役、青(县)沧(县)战役、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兰州战役、宁夏战役等,至今已有八十多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杨得志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与日军打的第一仗就是平型关战役。

 战斗从上午8时多持续到下午1时,八路军第115师全歼了1000多名日军。其中,杨得志的685团就歼灭日军500多人。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打出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4.png

 1936年,杨得志等人在陕北合影(前排右起:杨得志、邓华、朱瑞、熊伯涛、孙毅,后排右二为萧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平型关战斗发起之前,杨得志刚刚从延安抗大提前结业,被任命为115师343旅685团团长。

 685团是115师的一个主力团,充任全师的前锋。三个营,一个是朱德南昌起义的队伍,一个是毛泽东从秋收起义带来的队伍,另一个则是黄公略红三军的老底子。三位营长都在红军时期做过团一级的干部,全团由杨得志担纲,可见上级对他的信任,杨得志也担当得起这份器重。

 这背后还有个小故事,当时杨得志在副师长聂荣臻那里接受任命后,在外面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居然向聂荣臻请求去独立团,哪怕做人家的副手也行。

 原来,杨得志刚出师部就碰上了几位在独立团的老战友,他们怂恿他,独立团就是由老“红一团”改编的,你杨得志早在红军长征过大渡河时就是这个团的团长,现在为什么不回来?

 聂荣臻理解杨得志对老部队的感情,但军令如山,上级领导心中自有一盘棋,岂能轻易更改?杨得志想去的独立团,团长正是红军时期有名的“三杨(杨得志、杨勇、杨成武)” 中的另一位——杨成武。

 杨得志一上任,就是正面与日军交锋。1937年9月20日,日军二十一旅团以两个大队的兵力南下,占领灵丘县城,逼近平型关。八路军总部根据地形,决定在平型关伏击日军,而杨得志团就担任伏击阵地正面阻击日军的重任。

 杨得志从师部受领任务后,立即率部冒着夜雨在大山沟里穿行,终于在拂晓前赶到了伏击地点。

 部队士气很旺。团政训处主任邓华对杨得志说:“一句话,劲头都集中到刺刀尖上,就等吹冲锋号了。”

 天亮后,风停了,雨住了。除了平型关方向传来稀疏的炮声外,公路上仍不见日军的踪影。一营营长从山头左侧跑过来,有点着急地问杨得志:“团长,鬼子怎么还不来?”

 杨得志回答道:“打伏击嘛,就要沉得住气,有点耐性。怎么,你认为鬼子不会来吗?”营长摇摇头,说:“拿不准。”

 “没有什么拿不准的。”杨得志说,“你赶快回到自己指挥位置上去!要注意你那些机关枪噢!”因为一营集中了全团10多挺机枪。

 上午8时多,远处传来了汽车的马达声,接着隐隐约约出现了汽车的影子。汽车越来越近,杨得志这才发现后面还有一大溜马车。只见头一辆汽车上插着一面“太阳旗”,坐着几十个日本兵,头戴闪光发亮的钢盔,身着黄呢大衣,上着刺刀的步枪抱在胸前。日军在车上指手画脚,叽里呱啦的不知讲些什么,真有点旁若无人、不可一世的味道。日军汽车就这样一辆接一辆地开进了115师的伏击地域。

 上好刺刀的枪膛里压满了子弹,机枪射手们已经在瞄准了,就等着杨得志一声令下。当日军的头几辆汽车开到685团阵地的山脚下时,按照师部的部署,杨得志打响了第一枪:“全体冲锋,打!”

 顿时,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开火,指战员们暴风骤雨般地向敌人冲去。日军最前面的汽车已被打坏,着了火,后边的汽车、大车、马匹等互相撞击,走不动了。

 杨得志日后回忆说:“应当说坂垣二十一旅团还是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他们从懵懂中一清醒过来,其骄横、凶狠、毒辣、残忍的本性就发作了,指挥官举着军刀拼命地嚎叫着,钻在汽车底下的士兵爬出来拼命往山上爬。敌人想占领制高点。我立即派通信员向各营传达命令:附近的制高点一个也不准鬼子占领!”

 激战持续到下午1时,1000多名日军全部被歼。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战役纪念馆资料记载,杨得志的685团在这次战役中歼敌500多人。

5.png

 344旅代理旅长杨得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得志任344旅代理旅长后,奉命带领少量人员进入冀鲁豫边区,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六年时间里,他率领部队与边区人民共同反“扫荡”、建政权、除汉奸、灭土匪、搞生产、抗瘟疫,同生死共患难,把冀鲁豫边区建设成了全国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夺取全国抗战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造“卡宾枪”子弹

 (卡宾枪是自动步枪,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具有射程远、射速快、精度高、弹仓容量大等优越性能。从解放战争开始,我军陆续缴获了国民党军队装备的该型枪支弹药。这枚枪弹跟随杨得志经历了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兰州战役、宁夏战役、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夏秋季防御作战、上甘岭战役、夏季反击战役等,是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和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国军”英勇作战的见证。这颗子弹的革命历史至今也有七十三年以上。)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成功地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开始转入战略大反攻阶段。

 时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的杨得志与他的战友们,清风店一役消灭了国民党第3军,石家庄成了孤立在我晋察冀解放区与晋冀鲁豫解放区之间的一颗钉子,必须拔掉。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城市周围的地形无险可守,所以自日伪时期就采取向下设防,环城挖了内、外两道巨型壕沟,沟底设有大量地雷、碉堡、铁丝网,地面还有轨道式铁甲战车。蒋介石吹嘘,凭共军的装备,石家庄可以坐打三年。对于这种没有城墙的坚固设防大城市,杨得志充分发扬军事民主,研究出一套全新的城市攻坚战法。

 1947年11月5日的夜晚,杨得志一声令下,部队迅速进入指定地点。一时间,石家庄外围的所有据点都被我军包围。

 战斗打响了,解放军的火炮轰鸣,战士们在炮火掩护下,按计划占领了全部外围据点和飞机场,石家庄城垣更加孤立。

 此时,杨得志下令使用“以壕沟对壕沟”的战法,将壕沟挖到敌人的壕沟跟前,放好炸药包,同时爆破,将壕沟的一侧炸塌,用土掩埋敌人预设雷场。这样,我军完全按计划七天时间结束了石家庄战役。

6.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家庄战役,是我军解放战争时期第一场对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攻坚战,为以后解放大中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并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石家庄不仅成为我军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同时也成为支援华北战场的供应基地、保卫党中央的可靠门户、培养革命力量的红色摇篮,为全国解放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

 这三颗小小的子弹,不仅是杨得志27年戎马生涯的写照,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它们见证了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英勇事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见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现在的繁荣昌盛是无数的中华儿女用生命换来的,他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是他们用鲜血铺就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道路。

 “中国革命胜利了,但胜利来之不易!我们的军队壮大了,但牺牲的人远远超过活下来的人!”这是杨得志生前反复嘱咐子女的话,也是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叮咛。

 “中国共产党的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也不是在我们取得一个个胜利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而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革命最艰难、前景最黑暗、似乎一点希望都没有的时候迸发出来的。”(金一南《苦难辉煌》)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

 到底是什么力量使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一次次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这份信仰不仅是我们这个军队的脊梁,也是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稳固存在的脊梁。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奋斗史;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伟大历史。回看当代,无论面对洪水、地震、SARS疫情,还是遭遇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我们党始终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大风大浪而不倒、兵临绝境而不亡,反而愈发强大,靠的依然是这份信仰。

 放眼当下,面对2019年底湖北突发的疫情,无数医务人员踏上援鄂征途,许多人在“请战书”里写下同一个理由:“我是共产党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了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汇聚成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站在我们党成立99年这个历史时刻,面对即将到来的建党100周年历史节点,更能深刻领会总书记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优良作风、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凝结而成的人格力量,始终是党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最直观、最感人、最具魅力的力量,也必将是我们党面对新时代严峻挑战和各种风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永远站在历史制高点的伟大力量。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就必须发扬好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人格力量,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好党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气、那么一种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我们党始终能够凝聚党心民心,拥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力量,努力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