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畔·丁香烈士·红色恋歌

发布时间:2020-08-25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在南京雨花台的苍松翠柏间,有一条幽静的小路——丁香路。

路两旁种满了丁香,花开时节,幽香阵阵,似是向游人诉说着一段壮烈而凄美的往事。

曾经,每一年的清明时分,总有一位老人来这里,和树说说话,走几圈,拜几拜。

很少有人知道老人的身份。

1992年,老人在沈阳病逝。

第二年清明,家人捧着他的骨灰来到雨花台,将骨灰伴随着丁香花瓣,埋进这片老人一生魂牵梦萦的土地。

老人叫乐于泓,电影《丁香》男主角阿乐的原型。

丁香,是一名雨花英烈。

雨花台前,乐于泓亲手种植的丁香树枝繁叶茂。图片由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提供.jpg

南京雨花台,乐于泓亲手种植的丁香枝繁叶茂

年仅22岁,牺牲时身怀六甲

烈士白丁香和革命伴侣乐于泓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革命烈士白丁香.jpg

革命烈士白丁香

1925年,乐于泓和白丁香相识于苏州的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

白丁香原是弃婴,被苏州基督教监理会美国宣教士白美丽小姐收养,15岁时进入东吴大学,深受进步思想的熏陶;乐于泓人称“阿乐”,原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因不满上海五卅反帝运动中校方镇压学生运动转进东吴大学。

同处革命洪流,两个年轻人时常一起学习文化、讨论时事。据乐于泓回忆,他们一起听过萧楚女的演讲,一起进行过爱国募捐,还一起参加过支援工人罢工等革命活动。后来,两人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

丁香善弹钢琴,阿乐喜拉二胡,琴声成了他们的秘密联络工具。在丁香租住的阁楼窗口,时常传出《圣母颂》的琴声,那是互报平安的信号。

1932年4月,一个丁香花盛开的季节,乐于泓与白丁香在上海秘密结婚。新婚场景简单而温馨:一碟生煎包,一瓶啤酒,两人都很满足。

5个月后,丁香受命赴北平参加秘密会议。登车时,乐于泓紧攥她的手说:“我等你归来。”

不曾想,这竟成了永诀。由于叛徒出卖,丁香不幸被捕,于1932年12月3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彼时,她尚怀着三个月的身孕。

乐于泓闻讯悲痛欲绝。第二天,他不顾生命危险来到雨花台,身披蓑衣伫立在雨花台丁香就义处祭奠悼念。在静穆的雨花台,他立下悲怆誓言:“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阿乐的雕塑凝望着丁香空缺的身影.jpg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阿乐的雕塑凝望着丁香空缺的身影

一甲子后,丁香花永不凋零

丁香牺牲后,身份暴露的乐于泓被调到青岛。等他再次来到南京,已是1937年4月——因共青团山东省委遭敌破坏,乐于泓不幸被捕,并被解来南京关进首都反省院。

被捕时,乐于泓曾对叛徒说:“我的命运和那窗台上萎谢了的丁香花一样。”暗喻自己忠贞不屈,像丁香烈士那样。

乐于泓幼时患过肺结核,入狱后又遭受酷刑,身体羸弱。不过,有丁香的精神支撑着,乐于泓不屈不挠,几次参与绝食斗争。

转到首都反省院后,乐于泓和难友每天晚饭后有一个多小时的自由活动。大家聚集在草坪上,有的讲故事,有的说笑话。

一次,有人从游艺室借来一把胡琴,乐于泓凝神拉起《毕业歌》《苏武牧羊》等。拉完最后一个音节时,乐于泓站起,领着难友高声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一时间群情激奋。

8月18日,周恩来和叶剑英来到首都反省院做政治形势报告,乐于泓十分振奋。“这天下午,晴空万里,骄阳如火,大礼堂召开全员大会……左右两区座无虚席,盛况空前。”这次报告会,由阿乐和一名难友担任记录。

报告会后,在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营救下,首都反省院先后释放大批“政治犯”。9月,乐于泓也拖着半残病躯出狱。

乐于泓说,狱中岁月的残酷,让他对丁香的思念与日俱增。

1950年,乐于泓被调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随军进藏。也是这一年,乐于泓遇到与丁香十分相似的姑娘时钟曼。于是,在丁香牺牲18年后,乐于泓终于敞开心扉,重新组建家庭,并给第一个孩子取名为“乐丁香”。

1982年,白丁香烈士牺牲50周年,乐于泓带着女儿来到雨花台,在丁香就义旁的一条小路边,亲手种下了一株丁香树。

此后,几乎每年清明,乐于泓都会来丁香路走一走。

1989年,阿乐最后一次来到雨花台,这一年,他81岁。久病的阿乐自知来日不多,看着自己种下的丁香树枝繁叶茂,不由声泪俱下。之后,阿乐身体每况愈下,心中一直牵挂着要来凭吊爱人却未能成行,雨花台的工作人员会收集一瓶飘落在地的丁香花瓣,给老人寄去。

1992年,乐于泓因病逝世。遵照他生前的遗愿,第二年清明,家人将乐于泓的骨灰带到南京雨花台,埋在了那株丁香树下。

时隔一甲子,丁香与阿乐再次聚首。

【责任编辑:耿朴凡】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