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开始。根据敌情的不断变化,毛泽东等采取高度灵活的运动战方针。四渡赤水后,中央红军完全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948年1月28日,中共南京铁路下关车站支部遭到严重破坏。今年是该组织遭到破坏75周年,特献上此专题片以兹纪念。
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2月4日,又发布《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两个文件指导各解放区掀起大规模的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由共产党人帮助起草的宣言和党章,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对一江山岛发起陆海空军联合登陆作战,全歼国民党守军1000多人,迫使国民党军自大陈岛等岛屿撤退。2月13日至26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1933年1月17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二次全会精神和中共代表团讨论的意见,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名义起草的宣言正式发表,首次提出中国工农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同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和11个决议案。随后召开的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1941年1月6日,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企图封锁消息,禁止报纸刊登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文章,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的题词。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