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的一天,90岁的老人沈允林坐在家中,对着一张老照片喃喃自语:“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老人手里的照片摄于1947年的南京,当时只有26岁的他刚刚进入建业银行南京分行工作。照片中,沈允林穿西装打领带,双手斜插在裤兜里,一副年轻银行白领的模样。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沈允林,如今已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了。他口中反复念叨的“没想到”究竟是什么?
这还要从一张民国户籍卡说起。
4月7日公布的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上,李巷榜上有名。
真正的“特工”是否如谍战片中一样身手不凡、屡遭陷阱?记者刚刚去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详细探了一次馆,大开眼界,也真心想安利给大家!
在中共情报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大的劫难。一次是人们熟知的顾顺章叛变,另一次则是发生在1947年的北平谍报案。
从北平秘密电台暴露到北方情报系统被整体破坏,前后不过十余天时间。此案中,有的人失节投敌,有的人则选择慨然赴死。
慨然赴死之标杆者,赵良璋!
“我是带着勇敢与信心就义的。我虽倒了,但顽强的性格仍使我精神永不灭亡。”这是赵良璋留下的最后话语。
闭馆两个月之后,南京总统府景区采取分批恢复运行的方式,对公众有序开放。
临近常府街,矗立着一幢青砖灰瓦的二层民国小楼,端庄大气。
如果不走进小楼——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人们很难想象这个繁荣宜居的五老村,一度是出了名的贫民窟、“苦恼村”。
五老村的“逆袭”故事,留在纪念馆的老照片、老物件里。
1943年初,春寒料峭。为了消灭日益壮大的苏南新四军,日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清乡”行动。
新四军十六旅迅速作出部署:跳到外线打击敌人,迫使敌人回兵救援,放弃“清乡”计划。
很快,十六旅便确定了打击目标——溧水青圩村的青圩据点。
1946年6月9日,美国特使马歇尔的专机缓缓降落在南京的机场。从上面走下来的不是飞机的主人马歇尔,而是中共代表团周恩来等一行人。
他们急匆匆地走下飞机,乘车前往梅园新村。
南京的六月已是骄阳似火。人们都换上了夏装,周恩来也只穿了一件衬衫。
急驰的汽车带进一阵阵热风,使人昏昏欲睡。
上世纪60年代的南大校园里,有一支特殊的球队,前锋、后卫、门将……阵容完备,兵强马壮。
球队教练不是体育能手,而是气象系主任徐尔灏,队员则是他手下的一批中青年教师。
时值男乒运动员容国团夺得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徐尔灏将教研组取名为“小小球队”,鼓励青年人像容国团一样为国争光。而这,也是他从学生时代就立下的远大志向。
廖承志是当年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之一,曾先后两次在南京梅园新村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