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原型:体内弹头“长”了45年

发布时间:2019-10-24 14:02 来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沙家浜》红遍大江南北,剧中男主角郭建光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其原型之一便是战功卓著的开国中将刘飞。

1984年10月24日,刘飞在南京逝世,后安葬在雨花台功德园中。

1.jpg

刘飞

阳澄湖畔书写传奇故事

刘飞从“将军县”湖北红安走出,1930年1月,他率赤卫队全连一百多名战士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jpg

新四军六团东进前夕,(左起)陈毅、刘炎、刘飞、叶飞、吴焜、乔信明等人合影

1939年5月,担任东进作战任务的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穿过苏中来到江南,开展游击战争。在江阴顾山的一次战争中,刘飞被敌军的一颗子弹击中胸部,转送到阳澄湖后方医院养伤。

阳澄湖地区水网密布,为伤病员们提供了难得的隐身之处。农家的客堂、厨房,就是他们的病房,卸下的门板就是他们的床位。敌人扫荡时,他们便撤到小船上藏匿于芦苇丛中。

在众伤员伤势有所好转后,经刘飞提议、上级批准,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新“江抗”宣告成立。

淮海战役期间,随军记者崔左夫在采访刘飞时,知道了发生在阳澄湖畔的故事,以此为素材写下斗争纪实《血染着的姓名》。后来,上海沪剧团将纪实改编为剧本《芦荡火种》,36个伤病员的传奇经历,就此为人们所传颂。《芦荡火种》后被改编为京剧《沙家浜》,红遍全国。

3.jpg

上世纪60年代,刘飞重返“三十六个伤病员”老部队,和年轻战士们在一起

“仗又不是我刘飞一个人打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打不了一个胜仗。荣誉和功劳应属于大家。”这是刘飞教育子女时经常说的话。

1954年,刘飞带着家人回到老家红安探亲。阔别家乡二十多年,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近乡情怯的感觉愈加浓重。一百多名年轻人怀揣理想,在刘飞的带领下走上革命的道路,但在革命成功后,他们中的多数牺牲或下落不明。

得知刘飞回来的乡亲们纷纷前来看望,当有人问起下落不明的亲人时,刘飞的心情说不出的沉重。

两年后,为纪念建军30周年,中央军委发起征文活动,计划出版一部反映人民军队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录,从中央到地方,成千上万的人参与写稿。这就是后来为人们熟知的《星火燎原》。

作为经历过枪林弹雨的开国中将,刘飞本有着太多的东西可写,但他却一字未动。当旁人问起时,他沉默许久,只丢下一句话:“仗又不是我刘飞一个人打的。”

魂归雨花功德园

1964年,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到上海检查工作,见到刘飞时,许司令问:“刘胡子,身体怎么样?能不能工作?”刘飞高兴地答道:“没问题,再跟着你许司令打仗也不会掉队!”

由于南京军区主要领导同志的隐瞒,此时的刘飞并不知道自己罹患癌症。胃切除了五分之四的他,又顽强地生活了20年。

1966年8月,刘飞在许世友的电催下赴宁履新。南京军区两次报请军委任命刘飞为军区副司令员,却一直未获批复,刘飞就这样在没有头衔的情况下,无怨无悔地履行副司令员职责,直到1980年5月被任命为南京军区顾问。

4.jpg

1968年春节,刘飞夫妇与儿女们

1984年10月24日,刘飞在南京军区总医院与世长辞。江阴顾山战斗受伤时,因弹头离心脏太近,不宜进行手术,从此陪伴他到老。在遗体火化前,医生终于取出了他体内“长”了45年的弹头。

考虑到刘飞抗战时期长期战斗在苏南,是阳澄湖36名伤病员的代表人物,刘飞去世后安葬在苏州一处墓园中。刘飞妻子年迈后,前往苏州扫墓愈发困难,遂欲将刘飞迁葬至雨花台功德园,这一想法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

巧合的是,早在1957年,原新四军六团团长、“江抗”副总指挥叶飞就动议,将1939年牺牲的吴焜遗骸从江阴定山湾迁葬雨花台,乔信明、廖政国等人也陆续汇聚于此。在无声的集结号召唤下,刘飞与昔日的战友们,一同长眠于这块红色圣地中。

参考资料:《红星闪耀功德园》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