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苏南“小延安” 今日红色旅游村

发布时间:2019-10-03 22:10 来源:凤凰网江苏

在南京南郊的青山绿水间,有着一处与新四军抗战相关的红色遗址遗迹。

被誉为苏南“小延安”的溧水区白马镇李巷,是新四军在苏南建立最早、最重要的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

依托红色文化,溧水区重点打造的红色旅游主题村李巷,于2017年10月3日开村,焕发新的生机。

红色李巷

苏南“小延安”名字的由来

1938年4月28日,根据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先遣支队在粟裕的率领下,从皖南岩寺出发,开赴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揭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

位于南京城区以南的溧水县,是新四军最早到达的苏南地区之一,也是中共领导苏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中心区。

1941年11月28日凌晨,3000多名日军分东北、西北、西南三路奔袭溧阳塘马村,这是中共苏皖区委机关和新四军十六旅旅部的驻地。为掩护区委机关工作人员和旅部转移,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次日晚,苏皖区委机关和十六旅旅部共1000多人转移到溧水白马桥地区,与在附近活动的团部会合后,驻在白马镇李巷村。

李氏宗祠旧照,为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旧址

李巷是一个小乡村,位置偏僻,但足够安全。从白马镇到李巷村的路况复杂,而且该村四面环山,一旦遇到日军“扫荡”,新四军可以迅速进山转移。

随着新四军十六旅旅部、中共苏皖区委和苏南行政公署等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的进驻,李巷逐渐成为苏南抗战指挥中心,无数指令电报从李巷飞向苏南各地,被称为苏南“小延安”。这里诞生了溧水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陈毅、粟裕、江渭清、钟国楚等著名将领都曾在此战斗。

党史办助力李巷建设

如何让李巷红色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成了溧水区委党史办的一项工作重点。

2015年以来,区委党史办利用新民讲习堂和党课平台,宣讲《溧水抗日烽火》,向全区党员干部宣传溧水在抗战中的地位和溧水军民抗战的英雄事迹,这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红色李巷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

党史办成员一边先后派人赴上海、北京、南京、无锡等地采访一大批在溧水战斗、生活过的新四军老战士,为打造红色李巷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口述史料;一边到中央档案馆、省委党史办、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浙江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等场馆,收集文字资料30余万字、图片资料上百张,为充实红色李巷纪念场馆的展陈内容提供了史料支撑。

溧水区委党史办赠送的红色图书

此外,党史办还整理了反映全区红色文化的书籍目录,仔细挑选133册红色图书,赠送给李巷红色书屋,希望通过红色读物为群众补精神之“钙”,铸信仰之“魂”。

修旧如旧焕新颜

2017年10月3日,李巷开村。今日的李巷,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作为红色旅游主题村,李巷存有7处较高价值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包括李氏宗祠(溧水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旧址、地下交通总站溧水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旧址,以及陈毅、江渭清、钟国楚、李坚真、梅章等5位新四军将领和地方干部居住地旧址。

陈毅暂住地旧址(摄于2018 年

江渭清居住地旧址(摄于2018 年)

地下交通总站旧址(摄于2018 年

青砖旧居、老旧物件、壁画书籍,置身其中,让人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散落在村中各处的红色遗迹修葺一新,位于村口的的李家祠堂三进三出,共有600多平方米,与远处新建的游客中心遥遥相望。即便是脚下踩着的青石板,也是有着100年以上历史的旧物件老料。

这些遗址遗迹,承载着抗战岁月的激情与辉煌,成为鲜活的红色记忆载体,将“铁军”的革命精神一代代传递下去。

参考资料:《南京红色印迹》

                南京党史网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