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五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决赛圆满完成。为了讲好时代楷模与道德模范的故事,传递他们的坚定信仰与崇高精神,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深挖红色资源,更把自己融入故事中。他们沿着新时代先进典型的足迹,寻访奋斗征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志愿组 杨煜
推荐单位:涟水县博物馆
一顶草帽两脚泥,背着药箱常下地。风里来,雨里去,看病认真又仔细。
当我行走在位于苏北腹地的淮安市涟水县南集镇王圩村,小时候的这首儿歌一直萦绕耳畔。
我要讲述的是王圩村村医张又今的故事。在今年江苏省第五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中,我有幸进入决赛,抽到的题目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医务工作者”。当我思索这个命题时,眼前闪过许多身着白衣、无畏前行的身影。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那个已经去世的老村医身上。
我叫杨煜,2020年从三晋大地来到大美江苏,作为“名校优生”计划的一员,来到涟水县委宣传部,从事宣教工作,那也是我第一次踏上涟水的土地。彼时,南集王圩村一位叫张又今的老村医因从医70载,在患病中仍坚持坐诊,被评为“江苏好人”。在报纸上、手机里看到他的事迹,我很受触动,还跟着新闻科的同事们,一起去探访了这位在当地备受尊敬的张老。
我在诊所见到了行动不便的张老。当我的目光与他带着笑意的温暖眼神相遇时,我的心里涌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酸涩、叹服、感动.......复杂的情感交织,我竟连一句完整的崇敬的话,都说不出来。那年年底,张老去世了,听闻后我禁不住落泪,那是我初次感受到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灵魂带来的巨大冲击。
后来,作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者,我将青春融入这方土地,和敢为人先、创新实干的奋斗者们一起追梦前行,也在业余时间加入了志愿讲解工作,为大家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2023年9月,我和张老因为红赛冥冥之中再次相遇。我想,3年前没有说过的话,我要通过红赛的舞台讲出来,而且一定要讲好!
8月31日我来到王圩村采访村民。一提起张又今的名字,村民依然会记起这个“医术精湛、为人和善、医德高尚”的老村医。通过他的妻子和村里老人的讲述,我看见一个越来越生动具体的张老。
这是一个在医路上求索一生的人。张又今是个苦孩子,从小看过许多由于缺医少药而受疾病折磨的案例,深知百姓所求。从懂事开始,他就决心学医,为民排忧解难。他听说刘大庄的老中医薛实有一部《针灸大成》,借一天要收一斗小麦钱。学医心切的张又今便找到薛师傅商量说:“我给你家放猪干活,您有空讲给我听听怎么样?您没空的时候我就自己看书。”于是,他在薛家放了一个月猪,听针灸术,看医书,如饥似渴地把厚厚的三册医术啃到了底。
那时家里穷,没钱买灯油,他便从家里拿来一支支烟秸,既可当灯照明读书,又可以提神不瞌睡。他从未停止在漫漫医路上的求索,即便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村医后,他也没有停止学习。1961年,张又今前往北京医科大学进修,后获得本科文凭,晋升为主任医师,在许多专业刊物上刊载论文,发表科研成果。诊所里厚厚的医书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标注,张又今的妻子说:“哪怕自己生病发烧的时候,他也能清楚记着哪本书什么地方他标记了什么。”
这是一个大爱无疆、一心为民的人。爷爷奶奶们告诉我,年轻时的张又今每天能问诊百余人,诊所门前总是排着很长的队。镇里、县里的医院多次向他伸出橄榄枝,并开出优厚条件,但张又今不为所动,在小小的村卫生室一守就是近七十个春秋。
与令人称道的精湛医术相比,张又今的医德更令人钦佩。为了给村民和患者减轻负担,他立下了个规矩:能针灸的病人不吃药,能吃药的病人不挂水,让人少花钱或不花钱就能治好病。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他连药费也不收。
斯人已逝,生者传承着张又今的精神,继续前行。2020年10月6日,张又今离世,村里很多人都自发为这位老村医送行。“你要继续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医术上要精益求精”,徒弟朱锦成将师父的遗言铭记在心。
如今,修整后的“张又今中医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向四面八方的群众敞开大门。我去的那一天,还遇到了几名医生志愿者开展“送医进家门”医疗志愿服务。他们在门前广场上,教授群众们打八段锦,拉伸筋骨、疏通经络。
看着他们朝气蓬勃的身影,我心中涌起一阵喜悦。是的,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还会有如张又今一样的医者,不分昼夜守护着老百姓的健康!我也将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中践行“四力”,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追逐青春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