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遵率舰队起义

发布时间:2013-06-22 16:32 来源:

1.jpg

起义结束,国民党起义将领合影。前排中为林遵

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海军第2舰队司令林遵在南京宣布起义。参加起义的计有“永绥”、“楚同”、“惠安”、“江犀”、“吉安”、“美盛”、“联光”、“安东”、“太原”等军舰和16艘炮艇。4月30日,由林遵领衔以及参加起义的舰(艇)长邵仑、李宝英、吴建安、张家宝、宋继宏、易元方、郭秉衡、韩廷枫、陈务笃、杜澄深、张汝槱等人,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致敬电。5月18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题为《中国爱国人民建设自己的海军和海防的伟大意志,不是任何反动残余所能阻止的》致林遵等人的复电,鼓励他们“团结一致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思想和工作制度,并继续学习海军技术,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光明前途而奋斗。”这件事发生在渡江战役期间,然而,策反林遵、促成国民党海防第2舰队起义的工作,早已秘密进行,而且颇费周折。

  林遵,福州人,1905年生。早年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后派往英国留学,回国后在国民党海军服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布雷大队大队长,在新四军皖南防地活动,同新四军有过一般接触。1945年,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上校副武官。抗日战争后期,根据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的“租借法案”,接受了美国的8艘军舰,组建了“中华民国驻美舰队”。这8艘军舰是:各1400吨左右的护航驱逐舰“太康”和“太平”号;各约800吨的猎潜艇“永春”、“永兴”号;扫雷舰“永顺”、“永宁”、“永定”、“永胜”号;还有1艘1400吨的“峨眉”号运输舰。1946年初,林遵被临时调任驻美舰队指挥官,率领这批军舰回国。由中国的海军军官指挥一支舰队横渡太平洋,在旧中国海军史上还是第一次。1946年10月,林遵又受命率领“太平”号等4艘军舰前往南沙群岛,树起象征中国主权的石碑,举行了升旗仪式。这两次任务的顺利完成,使林遵在国民党海军中赢得了声誉。按照一般常理,林遵应该受到重用,但事实并非如此。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把海军总司令部撤消,成立了“海军指挥部”,由陈诚兼任主任,逼海军元老陈绍宽下台。不久,又恢复“海军总司令部”, 由蒋介石的亲信、号称“十三太保”之一的桂永清当上了海军总司令。林遵是陈绍宽的部下,属被排挤的“马尾系”,只给他安排了个有职无权的海军点验委员会副主任。

  1948年2月,桂永清突然宣布提升林遵为“海防第2舰队”代理司令,且以晋升海军少将相许。林遵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第2舰队”,其任务是在长江一线担任沿江防务,是用 于打内战的。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北撤,第2舰队被撤消。如今重建,虽说是担任长江以南海防,可美、英、法等国的军舰,都允许在中国领海及内河自由行驶,还有什么海防可言?分明是为了“防共”、“剿共”,打内战而已。

  果然不出林遵所料。淮海战役后,国民党陆军土崩瓦解,蒋介石当局已觉察到:长江以北无 险可守,乃撤至江南,造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以求苟安;拟在江北一些重要地方建立桥头堡,而这些桥头堡需要海军支援才能支撑。于是,便命令林遵率领第2舰队进入长江,配合陆军担负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约500公里的长江防务。

  此时,第2舰队只有3艘护航驱逐舰,3艘炮舰及2个炮艇队,都是些破旧的小舰只。其中,“ 永绥”舰还是清朝西太后的座舰。这明明是桂永清为了保存实力,舍不得把较好的主要舰艇部署在长江,准备随时逃往台湾,而要第2舰队在长江一线阻挡人民解放军,打内战、当炮灰 。这不能不使林遵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忧心如焚,进退维谷。

  林遵的一个同乡好友在国防部,可称得上是他的“军师”,每当林遵遇到困难时,都要找他商量对策。这次,林遵向他陈述了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后,这位同乡好友提出了上、中 、下三策:“下策,你可以乘此机会,随波逐流,卖身投靠,替桂永清、蒋介石卖命,图得个加官晋爵,封妻荫子”。好友说。

  “我是读书明理之人,岂肯干丧尽良心的事。何况,现在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纵然能赢得一时的荣华富贵,终久也必为历史所唾弃。”林遵说。“至于中、上策嘛”,这位好友不急不忙地说:“辛亥革命时,‘巡洋’、‘长江’两舰队的统制萨镇冰,奉命率舰队去武昌镇压革命。萨镇冰向来是不走极端,他看到各舰官兵大多同情革命,便告病离开舰队,挂冠而去,将舰队交给‘海筹’舰舰长黄钟瑛指挥。第2天,黄钟瑛等人率‘海筹’、‘海容’、‘海琛’3舰在九江宣布起义。萨镇冰的作法是中策,而黄钟瑛才是上策。”林遵顿开茅塞,认真地履行第2舰队司令职务,又乘安庆告急之机,要求桂永清派舰增援。3艘“永”字号军舰便调进长江,归第2舰队指挥。同时,将苏北第2炮艇队也调属第2舰队。此时,第2舰队共有军舰十余艘、炮艇50余条,划分为5个指挥区:江阴指挥区,由“逸仙”舰舰长宋长志兼任指挥官;江阴指挥区,由“营口”舰舰长邱仲明兼任指挥官;南京指挥区,由“永绥”舰舰长邵仑兼任指挥官;芜湖指挥区,由“安东”舰舰长唐涌根兼任指挥官;安庆指挥区,由“江犀”舰舰长张家宝兼任指挥官。各指挥区有军舰3至5艘、炮艇十条左右。各区的舰艇,除指挥舰外,可视情调动。第2舰队司令林遵的旗舰“惠安”号常驻南京,游弋于各区之间。

  林遵在调整部署的同时,开始物色亲信,秘密策划起义,并积极寻找共产党的关系。为了策动舰队起义,党中央通知上海地下党,设法通过郭寿生同林遵取得联系。上海党负责 情报工作的吴克坚将此任务交给了林亨元。林亨元接受任务后,经过郭寿生弟弟的朋友、进步人士张汝砺的介绍,与郭寿生相识。经过一段交往,了解到郭寿生为人正派,政治上倾向共产党。吴克坚告诉林亨元,必要时,可以向郭寿生暴露自己的政治身份,并把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告诉他。

  郭寿生,福州人,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同林遵是同学,又是同乡,感情甚笃。郭寿生曾经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四一二”之后,因长期受国民党特务监视而脱党,时任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新闻处上校专员、《海军月刊》社长。

  一天,林亨元找到郭寿生,单刀直入地对他说:“我是中共地下党员,奉组织指示同你谈话,周恩来副主席请你归队。”

  郭寿生喜出望外,激动地说:“北伐时期我在周恩来领导下,组织上海武装起义,他很了解我,他叫我归队,我坚决服从。”并提供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情报。为了策动林遵起义,郭寿生专程去镇江拜访老朋友。两人相见都很热情,谈得非常投机。在同游金山寺时,相互谈到了对当前时局的看法。林遵向郭寿生倾诉了积压在心中的不满,从桂永清如何排除异己,讲到自己目前进退维谷的处境。郭寿生乘机对林遵说:“我们游览金山寺,不妨引用一下佛家的箴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郭寿生又遥指江北接着说道:“如今你想洁身自好,根本做不到,我看唯一的出路还是速登彼岸才是。 ”

  

  林遵听后很自然地想到了他的“军师”所说的话,于是,欣然明言:“彼岸可能真是王道乐 土,我的一位好朋友也对我说过同样的话,看来只有走这条路了。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慈航普渡的观世音。”

  “哈哈!高僧就在你面前。”郭寿生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来访,专为指点迷津,观世音菩萨已经降临,中国共产党中央周恩来副主席已通知我归队,并叫我同你联系,希望你归顺人民。”

  林遵十分高兴,表示愿意听从共产党的召唤,在适当时机,率部起义。

  此后,林遵为了与上海党保持经常联系,便派第2舰队中校轮机长阙晓钟与郭寿生联系,并以阙晓钟在上海的往宅作为联络点。1948年底,全国解放已成定局。林遵为了进一步表明起义的意图,授意阙晓钟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与林亨元直接联系,共同商量了有关起义时机、可能掌握的舰艇数量等问题。

  上海党组织认为林遵起义的工作业已成熟,立即向中共中央社会部作了报告。中央便通知第3野战军派代表前往镇江,协助林遵组织起义。

  第3野战军前委认真研究后,决定派既有白区工作经验、又有部队工作经验。时任第31旅政治委员的孙克骥〖ZW(F〗〖HT6SS〗[ZK(]孙克骥,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市)人,1917年出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闽浙赣特委委员兼统战部部长。1938年调新四军,先后任第3支队、挺进纵队政治部宣教科长,第4团政治处主任,苏浙军区第4纵队第10支队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兼苏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第31旅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兼南京公安总队总队长、政委,南京警备区副政委,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广州军区公安军政治委员,总参警备部副部长,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顾问。作为陈毅司令员的代表,去执行这一任务。

  1949年2月,第3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第10兵团政委韦国清、原苏北兵团副政委吉洛(姬鹏飞),在淮安召见孙克骥,对执行这一任务作了明确交待。

  钟副主任操着极重的湖南平江口音对他说:“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国民党退到长江一线,妄图阻止我军渡江南下。为彻底摧毁国民党的统治,我军决定今春集中第2、第3野战军全力 南渡长江,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京、沪、杭地区,尔后再向东南、中南、西南等地进攻,解放全中国。”接着钟副主任又阐述了渡江战役必胜的种种条件之后,调转话题,极其严肃地说:“在此大好形势下,国民党军中有识之士,都纷纷同我们拉关系,找退路。经上海地下党的工作,国民党海防第2舰队司令林遵,已向我们表示在适当时机率部起义。考虑到林遵起义需要有军事工作经验的干部去协助,经研究决定派你作为陈毅司令员的代表,去执行这一任务。你有执行这一任务的方便条件:你是福建人,林遵也是福建人,同乡关系好做工作;你在抗日战争以前,在白区工作过,有白区工作经验;有部队工作经验,在军事、政治上都能拿得起来,可以协助林遵组织起义……”

  孙克骥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感到有点惶惑。因为自1938年由白区调部队工作以来,十多年没有做地下工作,现在要去做国民党高级官员的策反工作,怕适应不了,而且,京沪一带又不熟悉,担心完不成这么重要的任务。

  钟期光似乎看出了他的担忧,便说:“会适应的。华中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杨进副部长,是老情报人员,经验丰富,对江浙一带熟悉,社会关系也多,让他作你的助手。”

  钟期光副主任又反复强调了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意义,提出起义最理想的时机是在渡江战役开始之时,对渡江起直接的配合作用。随后,他还明确了联络方式:以李治平的名义,写一封信,直接到镇江迎江路82号找林遵。

  孙克骥和杨进换上苏北老百姓穿的服装,到了江都曹王寺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江都县委联络部部长,给他们介绍了江南敌情和镇江一带情况,并为他们准备了“国民身份证”。孙克骥用的那张“国民身份证”,名叫朱永桦,职业是理发员。这个假名不仅使他顺利通过国民党哨兵的盘查,而且一直用到上海解放。

  他们到了镇江,很快就找到了迎江路,可就是没有发现有个82号。此时已过正午,他们走进一家饭店,见桌子上有镇江当天报纸,顺手拿起一看,头条新闻是“丁治磐主席与林遵司令联袂赴前线巡视沿江防务。”林遵不在镇江,在这里等久了很不安全。杨进提出:上海是个汪洋大海,可以找到掩护的社会关系,最好先到上海,等林遵返回镇江再来。

  过了三四天,林遵终于回到了镇江。他俩连夜从上海赶到镇江,商定先由孙克骥以福建老乡求林谋个差事为由,直接上“惠安”号求见林遵,杨进暂时在旅馆等候,如果在规定时间还回不来,那就是发生了意外,杨进应迅速返回苏北向组织报告。

  孙克骥来到海军码头,透过迷雾,隐约可见江面上停泊着几艘军舰。他在码头走了几个来回,见有几个水兵用福州话闲聊,便凑过去用福州话与他们拉起了老乡关系。在水兵们的帮助下,孙克骥乘坐交通艇登上了林遵的“惠安”舰。待哨兵通报后,一个叫戴熙瑜的海军少校参谋接待了他。孙克骥把以李治平名义写给林遵的信交给戴参谋,请他转交。过了一会儿,得到的回复是:“林司令说,不认识李治平,很对不起,他不能接见你。”随即叫来交通艇,送孙克骥上岸。没有见着林遵,他们便赶到扬州,将详细情况电告兵团并转3野总部。

  又过了几天,兵团电令他们立即回淮安面商。姬鹏飞副政委听了汇报后,决定由上海党组织直接领导,对林遵进行策反工作。

  孙克骥和林亨元在上海同林遵的代表阙晓钟进行了两次商谈。阙晓钟一再表明林遵的起义决心,绝不撤离长江,但起义的时机始终不明确表态,只是说在适当时机率部起义。孙克骥提出,最适当时机是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之时,请第2舰队调转炮口,火力支援,配合大 军渡江。阙晓钟转达林遵的意见:决不能调转炮口向江南开火,理由是江南老百姓多,容易误伤,只能按兵不动,这就是协助人民解放军渡江。至于将军事代表安插到舰队的要求,林遵 以舰上人员复杂,桂永清派特务监视很紧等理由,予以拒绝。

  为什么林遵决心起义,而在具体问题上又推三阻四呢?原来,沪、宁各报纷纷刊登国共两党和谈的文章,透露了国民党幻想通过谈判,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从而达到划江而治的消息。林遵受此影响,便采取了观望等待的态度。

  必须打破林遵的幻想!孙克骥和林亨元再次约阙晓钟到虹口公园会面,以《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的基本精神,指出国民党当前所谓的和谈,实际上是一个骗局,妄图得到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中国共产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绝不会半途而废,只有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划江而治”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至于第2舰队的出路倒有两个:一是已经选择的起义,归顺人民,将来成为创立和发展人民海军的基础;二是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待大军过江后,当人民解放军的俘虏。明智者,应尽早做出正确 的抉择。

  在策反过程中,孙克骥意外地得悉他的姑表兄邵仑也在第2舰队,时任“永绥”舰的中校舰长,而且是林遵策划起义的核心人物。这一意外消息,使他又多了条策反途径。他到南京找到邵仑。相别二十多年,“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孙克骥以中学教员的身份,住在“永绥”舰上,几次长谈要邵仑进一步做林遵的工作,巩固起义决心和信心。经邵仑与林遵商谈,林遵同意按计划行动。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一举突破长江防线,直取国民党的老巢南京。

  4月23日,海防第2舰队驻防芜湖、安庆的舰艇已陆续下驶,十几艘军舰和几十条炮艇,密密麻麻地抛锚在南京燕子矶笆斗山的江面上,艨艟林立,蔚然壮观。然而,第2舰队官兵们则感到惶恐不安。极目四眺,浦口、浦镇那边,机枪、大炮声猛烈,南京市区浓烟滚滚,统治 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眼见就要宣告结束,自己又该作出怎样的抉择?上午7时,旗舰发出信号:“召开舰长、队长会议”。各舰舰长陆续到达“永嘉”舰。

  会议开始,林遵首先说:“形势不妙,国府已南迁,总部今日也撤上海,江南陆军均在逃窜,看来大势已去,剩下我们舰队集此,特邀请大家来此共商前程。”接着,他又讲述了凌晨在总部会见桂永清等人的情况。他说:“总司令要我今晚带大家驶往上海。目前是江北三江营仪征一带有共军强大的炮兵阵地,江阴炮台已易手,营口舰估计也已投共。看来去沪很不容易啊!”“总司令说:‘只要能把大家带去,那怕只剩1条舰到上海,就提升我为副总司令,并授给我青天白日勋章。’我请他们来舰队坐镇、指挥,他都拒绝了。桂永清乘飞机走了,丢下我们不管。我们这么多舰艇,性能不一,情况各异。事关大家切身安危,全舰队千余人的前程,要大家慎重考虑应该怎么办?”

  当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时,“惠安”舰长吴建安站了起来,首先同意起义主张。他说:“有正义感、有血性的军人,不应当打内战,应退出党争,把军舰交出去。现在国民党大势已去,我们不能再为她卖命了,应战场起义,投向共产党,把军舰交给共军。”“把船交给共军,我们不是当俘虏了吗?不干,宁死也不当俘虏!”“我们是国民党培养出 来的,值此国难当头,寸功未立,叛变投敌,良心何在?”“国难当头,叛党叛国,是谓不 仁不义,为历史所不容。”有军官仅对说。

  这时,“太原”舰长陈务笃再也憋不住了,他慷慨激昂地对上述意见一一加以反驳。他说:“国民党的党棍们,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他们贪污腐化,花天酒地,置全国人民生死存亡于不顾,使千百万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党,我们应该‘忠’吗?蒋介石统治二十多年,弄得民不聊生,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朝不保夕。这样的国,我们应该‘爱’吗?蒋介石早已退居幕后,却要我们在前面当炮灰,这能叫做‘仁’吗?桂永清临危坐飞机逃跑,丢下我们不问,这能叫做‘义’吗?祸国殃民的是他们,不仁不义的还是他们!”“永绥”舰长邵仑等都点头称是。争论结果,赞成起义的意见占到了上风。会议休息时,林遵、邵仑、阙晓钟、戴熙瑜等对主张起义的又做了点工作。复会后,林遵提议用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为了简化,决定凡同意留下来的,在票上写个“1”字;要走的,写个“2”字。当时16艘军 舰舰长和2个炮艇队队长共18人。投票结果:10票“1”,2票“2”,6票弃权。林遵宣布了投票结果,并明确地表示,这是根据大家意见办事的,少数服从多数,决定全部战场起义!林遵回到了“惠安”舰,但司令旗仍然悬挂在“永嘉”舰的横桁上。反对起义的“永嘉”舰长陈庆堃乘机假传“圣旨”,挂起紧急起锚的旗号,带头南逃。其他舰艇见挂有司令旗的“永嘉”号行动,也随之点火起锚。这件事引起“太原”舰舰长陈务笃等怀疑,于是找到林遵,采取了紧急措施,留住了大部分舰艇,只有“永嘉”、“永绩”、“兴安”、“武陵”号 南逃而去。

  直到晚上9点多钟,下午派去与解放军联系的人还没有音信。林遵十分着急,要亲自去找解放军。副官王熙华和参谋戴熙瑜挺身而出,担当此任。约半夜时分,他们在浦口与人民解放军第35军接上了头,并把第35军政治部的张鲁生部长接到了“惠安”号。张部长在舰上会见 了各位舰长,热情地对他们说:“三野首长已有指示:要我们在江面上寻找海防第2舰队。正在寻找之时,在浦口我们会面了。军首长派我来代表三野向你们慰问。对你们弃暗投明毅然起义的壮举,表示热烈欢迎!”国民党海防第2舰队9艘军舰和2个炮艇队,于1949年4月23日弃暗投明,正式宣告起义,投入人民的怀抱。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