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商圈 南京新街口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1-11-23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南京新街口,素有“中华第一商圈”的美誉。

  88幢商务楼宇、近2000户商家,星罗棋布于0.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日均客流量30-50万人次,节假日高峰过百万人次。

  罕见的商业密集度和经济体量,使其成为南京乃至江苏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和形象展示窗口。

  《首都计划》奠定基础

  在中国,新街口是第一条“有规划”的商业街。

  1929年,依照中国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首都计划》,城市空间布局以“同心圆式四面平均开展渐成圆形之势”,避免呈“狭长之形”,新街口被规划为商业区,为日后成长为“中华第一商圈”奠定了基础。

1.png

《首都计划》中的新街口鸟瞰图

  起初,新街口远不如城南的夫子庙、中华路和城北的下关繁华。1931年新街口广场修建以后,中山东路上的银行、游府西街的电话局、新街口邮局等陆续建成,新街口很快成为全市的商业中心区。

  当时,全市经营洋广杂货的店铺多达上千家,但没有一家大型商场,就连新街口商业中心区也都是小店小铺。出于抵制洋货、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张静江等人提出了兴建一大型商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

  1936年初,中央商场正式开业,其建筑面积达8200平方米、营业面积达6000平方米,80多个店家入驻,售卖商品3000余种。

  这是南京出现新型商业的转折点,也是新街口地区现代商贸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次巨变走向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新街口地区先后建立了工人文化宫和新街口百货商店等一批有实力、影响大的国营大型商业设施,商业功能进一步加强。

  上世纪70年代,新街口百货商店跨入全国十大百货商店的行列,韩复兴、李顺昌等老字号企业也恢复了“厂店结合,前店后厂,以店为主”的作坊生产方式。

  改革开放后,南京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新街口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

  1983年10月4日,是金陵饭店建成开业的日子。凭借着37层、110.4米的高度,金陵饭店当时荣获“中国第一高楼”的殊誉。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无论是90美元一晚的价格,还是只使用外币兑换券的规定,都为金陵饭店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当时市民接触金陵饭店的唯一途径,就是买票坐电梯直达36层的璇宫——鸟瞰南京的制高点。许多到南京出差或旅游的人,也会到金陵饭店门口照张相留念。

2.jpg

金陵饭店老照片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京的高楼多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商贸、金融企业相继入驻新街口,逐步形成新街口商圈核心区域。当时的媒体报道,称新街口已经成为一个集“百货、金融、文化、电子、宾馆、旅游、娱乐、餐饮等各种业态有机交融的综合性商贸区,是仅次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的中国第三大商业街区”。

  进入21世纪,新街口迎来了第三次巨变。地铁1、2号线的通车,纵横贯穿新街口,从而使原本热闹的新街口变得更加繁华。同时,新街口抢抓新秦淮商旅文融合发展战略机遇,不断改善街区环境品质、实施旅游功能化改造、调整优化产业业态、拓展地下空间、优化步行动线,以其罕见的商业密集度和经济体量,稳居南京第一城市中心的宝座。

  建设最大地下城

  时至今日,新街口仍迸发着无限活力。

  不久前,《南京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详细规划》获评“2021年度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一等奖作品。按照该规划,新街口地下空间将挖潜提升,建设成国内地下空间迭代更新的示范区、南京老城最大的地下城。

3.jpg

新街口地下空间规划范围

  规划从“不大拆大建,一边使用、一边更新”原则出发,减少“T”型公共通道上的商铺,增加安全疏散和交通空间,设置公共活动和休憩空间。同时增加医疗急救、母婴服务、无障碍服务等人性化配套设施,提高整体地下空间活动体验舒适感。

  同时,新街口将整合街坊内部通道,构建“小四环”互联互通公共环道。在现有的45个人行出入口基础上,新街口地下空间将新增29个地面出入口,其中6个与公交站点和出租车停靠点无缝接驳。

  随着南京北站到禄口机场的规划轨道交通18号快线“提上日程”,该线路将在新街口东部设地下站,推动新街口中心向东“再发展”。

  历经数次演变,新街口见证了南京的涅槃重生、续写辉煌。如今的它,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继续擦亮“中华第一商圈”的金字招牌。

  资料来源:

  《乘风破浪 南京改革开放三十年 1978-2008》

  《南京地标的沧桑巨变》

  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