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发布时间:2021-09-01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南京南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内,有一尊我国著名核科学家、将军院士陈达的雕像,老人神情自若、眼角含笑,注视着过往的师生。

  雕像前,经常见有人敬献鲜花,在一些特殊的时刻,鲜花甚至重重叠叠,堆满雕像前的空地。

  他被称为“采摘第一朵‘蘑菇云’的人”。

1.png

师生们向陈达塑像献花(来源:新华社)

  我不去最艰苦的地方,谁去

  2019年的清明,央视推出系列报道《马兰花开铸英魂》,报道了中国老一辈核科学家在马兰基地收获光荣和梦想的感人故事。

  马兰,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曾是地图上无法找到的神秘地方。

2.png

央视系列报道《马兰花开铸英魂》截图

  1963年,马兰基地大规模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的第一年,26岁的陈达刚从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原本,成绩优异的他可以留校工作,不过,听了周总理“向科学进军”的报告后,他热血沸腾,报名加入国防事业。

  陈达说:“我学的是核科学,就应该到搞核研究的地方去,边远不边远,无所谓。我完全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不去最艰苦的地方,谁去?”

3.png

将军院士陈达

  就这样,茫茫戈壁滩上,陈达与众多奉献者一起,投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漫漫人生征途。

  在基地,陈达所在的研究室负责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经过日夜攻坚,他们终于设计出了一套采样方案。取样前的准备工作在1964年夏季,那时,骄阳似火,地表温度达70℃,穿军用球鞋都觉得烫脚。每个人鼻子出血,嘴唇干裂。夜间有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喝的是孔雀河的水,人喝后就拉肚子,服什么药也治不了。

  时间紧,任务重,所有人都玩命地干,累了就趴在桌上睡一小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陈达参加了包括第一次核试验在内的共计41次核武器试验。

  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上空的一声巨响,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烟云还在翻腾之际,陈达和战友们就穿上厚重的防化服,不顾安危直向爆心取样。在最关键的时刻,陈达和其他科技人员克服各种困难,超额十倍完成了取样任务。

  这是一门关怀人类的科学,一定要有人去做

  在戈壁滩的岁月里,陈达创造性地解决了核领域的许多难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核爆诊断学的建立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因此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3年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授予少将军衔,2001年成为中科院院士。

  对于陈达而言,核研究,从来不是为了伤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因此,退休后的他,选择了从核武器的研究,转为面向治疗癌症的核医学研究。

  2001年5月,陈达从西安核技术研究所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刚开始,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大学校园,陈达遭到质疑:六十多岁的老人,是否还有精力做出新成绩?

  回应这些的,是陈达不服老的坚韧劲儿。2003年,陈达在南航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医学物理本科专业,“这是一门关怀人类的科学,是为民谋福祉的事业,一定要有人去做”。

4.png

陈达手稿(来源:龙虎网)

  “创业”初期,师资队伍不到位,陈达亲自上阵,给本科生讲授《核反应堆物理分析》课程。在他的办公室里,数量最多的就是备课笔记本,红黑两色的笔迹工整清晰。

  作为老师,陈达从来都是西装领带出场,不坐板凳,站着讲课,用粉笔一个一个公式进行推导,满黑板地写板书。寒来暑往,为了不迟到,每次他都早早地从校本部赶到江宁校区,从来没有迟到过一次。

  经过十余年发展,陈达带头的南航核科学专业逐步壮大,拥有了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陈达团队,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人才。

  2013年,陈达身患重病。即便在病床上,陈达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课题研究进展和实验室的科研进展情况。他经常向前去探望的领导和老师询问:我现在不能上课了,导论课是怎么组织的?学生人数多了,实习怎么解决的?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反馈效果怎么样……

5.png

骨灰安葬仪式在马兰烈士陵园举行,基地官兵向陈达院士致敬

  2016年7月22日,陈达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

  按照生前遗愿,他的骨灰被带回马兰,而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他曾倾注无数心血的南航校园。

  参考资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