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手斩得小楼兰 韦岗大捷震江南

发布时间:2021-08-12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38年6月的一天,南京江宁,新四军第一支队的宿营地热闹非凡。战士们个个神采飞扬,不停地往院子里搬运战利品。几百名乡亲闻讯而来,将本就不大的营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见此情景,司令员陈毅当即口占七绝一首,抒发心中的欣喜:“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陈毅如此高兴,是因为前不久新四军在韦岗收获大捷,打响了江南敌后抗日第一枪。

1.png

先遣部队韦岗战斗缴获的日军战利品

  挺进江南敌后,遭百姓质疑

  1938年春,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新四军军部抽调部分干部和侦察连组成先遣支队,由粟裕任司令员,先期挺进苏南敌后,执行战略侦察任务。

  4月28日,新四军先遣支队400余人,从皖南启程,一路向苏南进发。通过了日伪军的五六道封锁线,赶到南京江宁的先遣支队发现,这里的百姓对抗战有一种浓浓的悲观情绪。

2.png

挺进苏南敌后的新四军部队

  先遣支队纪律严明,使当地群众初步了解了这支抗日队伍。但他们心中仍有疑虑:新四军好是好,可是队伍少,武器差,能打败鬼子么?

  江宁铜山镇一位叫业文明的士绅,曾直言不讳地问粟裕:“国民党百万大军,还有飞机、大炮、坦克支援,在上海、南京都遭到惨败,何况你们……”

  群众的质疑不无道理。当时日军步步紧逼,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家普遍对抗战胜利缺乏信心。

  粟裕认为,江南百姓需要用打胜仗来激发抗日热情,鼓舞胜利斗志。在这样的形势下,粟裕常常对着地图琢磨,新四军进入江南后的第一仗应该怎样打?选在哪里打?

  奇袭下蜀街,新四军小试身手

  恰在这时,先遣支队迎来了新的战斗任务。6 月11日,粟裕接到军部转来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命令:三日内率部赶到京沪铁路线,破坏敌人交通,以牵制日军会攻武汉。

  军令如山,粟裕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根据已获得的情报,敌军在天王寺有200多人、溧水600多人、句容400多人。各个据点人数虽不多,但连点成线,往来策应便利,给此次任务的执行造成了不少困难。

3.png

1938年穿军装的粟裕

  很快,粟裕将目光锁定在了下蜀街。下蜀街位于南京市与镇江之间,是京沪铁路必经之地。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守敌每到晚上会移驻到西面一公里以外的火车站和庙里,且防御工事构筑得较为简单。

  6月15日晚,先遣队到达下蜀街。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拔道钉、撬铁轨、搬枕木、剪电线……经过四个半小时的奋战,成功破坏铁路、电线40多米,导致第二天日军一列火车出轨,铁路交通中断了数小时。

  下蜀街破袭铁路是一次很小的作战行动,但充分展示了新四军先遣支队的战斗力。

  伏击韦岗村,出师江南第一战

  任务顺利完成,粟裕却没有收手的打算,他决心一鼓作气,打好新四军挺进江南的第一个胜仗。

  “就这样回去呢?还是再会会日本鬼子,过过枪瘾?”粟裕故意这样问战士们。

  大家意见出奇地一致:“过枪瘾!还没有和日本人照面呢!”

  粟裕摊开地图,果断地说:“那就到韦岗打一仗,那里的地形我研究过,对我们相当有利。正好也让百姓看看,咱们新四军到底能不能打日本鬼子!”

  韦岗位于镇江与句容的交界处,是南京到镇江的交通要点,也是敌人运输车辆的必经之路。另外,韦岗四周冈峦起伏,树木茂密,道路狭窄,是打伏击战的最佳地点。

  17日凌晨2时,夜色深沉,风雨交加,粟裕率领部队出发了。战士们沿着曲折泥泞的小路,向预定好的伏击阵地疾进。

  8时,从镇江方向开来了第一辆日军汽车,最先驶入伏击地段。随后的时间里,日军汽车接踵而至,被击中后全部停在原地。第五辆车见势不妙,急忙刹车,停在了伏击火力的射程之外。

4.png

韦岗战斗示意图

  没承想,粟裕早做好了万全之策,在公路两边也安排了新四军战士伏击。战士们一看第五辆车的日军企图跳车逃跑,立即发起了冲锋,痛击敌军。

  这次伏击战历时半个多小时,共击毙日军少佐、大尉以下13人,击伤8人,缴获步枪20余支,日钞7000元以及军用品4卡车。

  陈毅听到韦岗初战大获全胜的消息,连声夸赞:“江南处女仗打得很好!”

  1938年6月17日,也就是韦岗战斗结束的当天,粟裕给新四军军部写了一份长达五六千字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韦岗伏击战规模不大,但发生在已经沦陷半年之久的苏南,又是新四军出师江南第一战,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抗日信心。

  此后的江南敌后到处传出游击队的枪声,新四军深入敌后,先后取得新丰、句容、江宁等百余次战斗的胜利。陆续建成苏南、皖东、豫皖苏边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有效钳制了日军,支援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