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路 火热的青春记忆

发布时间:2019-05-04 00:00 来源:凤凰网江苏

5月4日,一年一度的青年节。100年前的今天,青年学生们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这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标志。

在南京,有一条“共青团路”, 它位于雨花台西侧,从雨花台畔延伸到望江矶,全长3公里,是近万名共青团员和青年义务修筑的。

这条路是一代共青团员火热的青春记忆,见证了一代青年人奋斗的岁月。

“总是出纰漏”的小道

年过八十的杨天祚,回忆起那段筑路往事,仍颇为感慨:“那条路修得很及时啊!”

50年代,因为工作需要,杨老时不时会去雨花台南面的花神庙、望江矶一带,他记得,只有一条小道可走,而且只可以步行,最多能骑自行车通过。

望江矶,顾名思义,登上以后可以远眺长江,地势较高。于是,从城里过去要一路上坡,回来又要从陡坡下来,“那条路太难走了,经常出纰漏(事故)。”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提出了一个口号:“劳动、学习、团结”。

当时,年轻的团干部董克信提出,不如修一条共青团路,既可以纪念青年团的更名,也可以让青年们对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这个建议得到了市团委的赞同,于是筑路的事情便开始紧锣密鼓实行起来。

修哪条路呢?董克信注意到了那条“总是出纰漏”的小道。根据他回忆,那是一条宽约两米的泥土路,因为这一带是丘陵地区,小道崎岖不平,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无法通行。

“现在雨花台是红色教育基地,附近也很繁华,五十年代的时候,附近可没有什么建筑,也没什么路。”

董克信顺着那条勉为其难被称为“路”的小道,一直走下去,发现它通往花神庙。

那时候的老南京,有一种佩戴白兰花的风俗,城市大街上有很多大娘拎着篮子,卖着白兰、茉莉等花。那些花,就是从那条小道中被花农、卖花人一路坎坷地运送出来的。

再继续走走看看,董克信发现它还通往望江矶的“三烈士墓”——那里埋葬着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领导人项英、周子昆、袁国平。

转了一圈后,董克信决定,开拓这条小道。

万人共筑“共青团路”

修路是义务的,没有报酬。然而,大家热烈响应,报名参加的人踊跃不断。

机关、学校、工厂、商店和街道的近万人团员、青年,轮番参加,大家都感到十分自豪。每次修路时,实际到场的人数都比报名的多上许多,每批都有一两百人。

修路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热情支持,但包括董克信在内的那群团干部都是些20多岁的年轻人,对于修筑道路一窍不通。于是,城市建设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派了一批专业技术工人前来指导,同时还带来了筑路的黄沙、石子等材料。修路的洋镐、铁锹、箩筐等工具,则由南京军区后勤部热情相借。

据董克信回忆,参加劳动的人都自带水壶和干粮,大家都能为参加义务筑路而感到自豪。时任市领导王昭徐写过一篇回忆修筑共青团路的文章,文中写道:1957年笔者在七中读书,有幸参加了这一有意义的劳动……大家头顶烈日,汗流浃背。许多同学的手都打起了水泡,也不肯休息。等我们完成分配的任务,返回城里时,已是万家灯火。现在每当走过此路,总会想起半个世纪前青春年华的火热激情。

共青团路旧照

共青团路旧照

很多人在劳动的时候手上磨破了,脚下磕伤了,可是没人喊累,没人停下。一天天下来,那条2米宽的小道,变成了约有5米宽的路。城建部门一开始用板车拖材料过来,后来渐渐可以开车运送。

从春到秋,经过数以万计团员、青年的义务劳动,道路终于在1957年国庆节——建国8周年前夕胜利竣工,并被正式命名为“共青团路”。

如今的共青团路

如今的共青团路

半个世纪后,南京团市委第一任副书记、85岁的罗炳权在《老共青团员回忆火热青春》一文中说,在他的记忆里,共青团路的修建最能代表那个年代青年团员的风貌。

如今,共青团路几经拓宽改造,已成为城市的一条主干道,它承载着一代共青团员火热的青春记忆,在的新时代里歌唱着青春之歌。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