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 南京青年争相参军参干

发布时间:2021-07-11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50年岁末的一天,南京大学的学生们接到了一则通知:到人民会堂听取抗美援朝、积极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动员报告。同学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踏进了学校会堂,听完了报告会。

  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南大学生光相达仍记得报告中的号召:“在生死存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中,青年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军事干部学校去。”

  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南京掀起了一股参军参干的热潮。

  “自行车校长”作报告,动员青年参军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远赴朝鲜英勇作战。与此同时,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南京也不例外。

  南京青年师生热血沸腾,纷纷表示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就在此时,题为《一切为了爱祖国》的演讲,更是激起无数学生的报国热情。

  演讲者朱刚,有着“自行车校长”的称号,是南京市第一中学解放后的首任校长。

1.png

  1949年7月,朱刚(带孩子者)任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时与参加西南服务团的同学合影

  当时,朱刚以南京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届协商委员会的教育界委员和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南京分会委员的名义,在学校、人民大会堂和夫子庙广场以及电台作演讲,动员青年参加志愿军。

  “为了爱祖国,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为了加速祖国国防的建设,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及祖国的和平建设,也为了我们青年美好的将来和自己父母以及千千万万人的父母能够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而坚决踊跃地走向祖国最光荣的岗位去,报名到军事干部学校去学习……”

  朱刚的演讲热情洋溢,在青年间激起很大反响。

  爱国青年学生和老师争先恐后报名。不到年龄的学生恳求:我还有两个月就17岁了,我再有两个月就长高了,我再有几个月就长胖了,体重就合格了……

  为了身高合格,有的人穿上厚底皮鞋;为了体重合格,有的人在口袋里装上石头……

  据统计,全市青年学生报名参军的有7400多人,很多人参军前就表了决心,保证参军后服从军种调配。

  他们说到做到,有的到了北京,因为文笔好,被留下做文字工作。有的到了抗美援朝前线,以自我牺牲的勇气,为伟大祖国争光,投入五次战役后期战斗和保卫上甘岭战斗。

2.png

南京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争相报名,参干成为另一种选择

  除了参军,号召青年学生参加军事干部学校也迫在眉睫。

  朝鲜战争爆发时,新中国成立仅一年,迫切需要迅速壮大国防力量,建成一支陆、海、空、炮、装等诸兵种联合作战的现代化军队。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千千万万有政治觉悟、有文化技术的知识青年加入到国防建设中,报考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学习先进的军事科学。

  1950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和政务院发布《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校的联合决定》,号召全国17岁至25岁,“具有初中二年级以上的文化程度的青年学生,以及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青年工人”,积极报名参加空军、海军及特种兵等军事干校。

  这是祖国和人民的召唤,是知识青年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的时刻,在南京青年学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南京大学的一位同学是家中长子,下面有五个弟妹。父母节衣缩食供他念书,指望他能早日毕业参加工作,替家里分担经济重负。但这位同学参加军事干校的决心已定,便反复做父母的工作,终于赢得了父母的支持。

  1951年1月10日,南京市举行各界群众欢送青年学生参加军事干校大会。

  11日,以往宁静的南京大学校园内,敲锣打鼓,彩旗飘扬。7名被军事干校录取的同学,胸挂红花,前往新兵集中地金陵中学。

3.png

欢送参军参干的青年学生

  南京市立女三中参军的陈燕生多年后回忆道:“全校的老师和同学热烈地欢送我们参军,校长亲自把我们送到集中地。从此,我就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开始了新的生活。”

  半年的时间里,党和国家先后三次发布通告,号召青年学生参加军事干校。7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全国各地军事干部学校招生工作,现已基本结束。根据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的不完全统计,报名人数达三十三万余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南京的青年学子们积极参军参干,满怀报国之志,穿上军装,走进各所军事干校,开始了光荣的军旅生涯。

  参考资料:《南京抗美援朝运动》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七十年前青年学子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热潮》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