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空中大门” 钱七虎奔赴抗洪一线

发布时间:2019-07-08 15:50 来源:凤凰网江苏

1991年7月8日,南京城内多处交通瘫痪,持续数天的特大暴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早在5月,汛期还未到来之时,南京市委市政府和南京军区就对这一年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作了充分的估计和防备。

可是灾情远比预估的严重。三天之后,南京城内最重要水系——秦淮河出现了河水倒灌现象,南京大校场机场全线告急,空中通道也受到威胁。

时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的姜玉田向所属部队发出了紧急命令:“全力以赴,誓保南京机场!”

在1991年夏的洪涝灾害中,南京江宁县一片汪洋

在1991年夏的洪涝灾害中,南京江宁县一片汪洋

突发险情

奉命誓死保卫南京机场

7月11日凌晨,暴雨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长江水位猛涨,十里秦淮河水倒灌。洪水排山倒海般地冲向南京城,扑向南京飞机场外围的10公里大坝。大坝经不住滂沱大雨和阵阵恶浪的冲击,有22处出现移位,18处渗漏。

民国时期南京大校场机场航拍

民国时期南京大校场机场航拍

秦淮河水高出飞机跑道1.52米。南京大校场机场全线告急!

下午7时许,江苏省防汛指挥部向南京军民发出了保卫南京机场的命令。“全力以赴,誓保南京机场!”时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的姜玉田也随之向所属部队发出了紧急命令。

多天的持续降雨使得南京周围的地面交通已部分中断,在这样的情况下,空中通道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大校场机场老照片

大校场机场老照片

“南京机场已被国务院定为接收国际救灾援助物资的4个开放机场之一。大量的救灾物资无法及时运送,可是不行的。”政委杜玉福将最新的消息告诉了姜玉田,“还有,机场内停放着军航民航的几十架飞机和许多航空设备,那都是国家的财富。”

听完杜政委的一番话,姜玉田立即调兵遣将,指挥900名战士奔赴现场。二人冒雨驱车,与战士们同时抵达。

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的姜玉田

时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的姜玉田

看着司令员和政委身先士卒,冒雨跋涉在泥水中,在场抢险的战士们铆足了劲,个个争先。

困难重重

工程兵工程学院来帮忙

祸不单行,机场输电变压器突然坏了,9台水泵停止了运转。堤内水位在升高,浊水涌向守机房,涌向调度室,涌向停机坪……

更换变压器,在往常需要三五日。可在司令员姜玉田的要求下,两个小时不到,型号、功率匹配的变压器送到了现场,并以最快的速度安装就绪。

1991年的特大暴雨导致长江中下游发生洪涝灾害,解放军率先跃入洪水抢险

1991年的特大暴雨导致长江中下游发生洪涝灾害,解放军率先抗洪抢险

暮色茫茫,当沉重的电闸重新合上,机场顿时花灯齐放,一片辉煌。9台电动水泵重新运转,9条褐色的水龙呼啸着跃入秦淮河。

保卫好南京机场,最根本的方法莫过于修筑拦洪坝,排除险情,更何况大坝已经出现了移位和渗漏的现象!

筑坝需要大量的泥土,而大坝附近处不能开挖,远处取土又有一条七瓮河阻隔。如若过河取土,需要绕道3公里,既费工费时又施展不开。

这可如何是好!情急之下,有人提出架设浮桥,过河取土筑堤。自然,这样的任务就落到了拥有架桥技术和器材的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头上了。

搭建浮桥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搭建浮桥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架设一座浮桥对工程兵工学院来说,不是一件难事儿。然而眼下却困难重重:工兵连驻地被淹,所有舟桥器材都浸在水中。

洪水逼近机场,情况越来越紧迫。学院的学员们从深水中用手把舟桥器材一件一件摸出来,装上汽车运到七瓮河旁,再将近20吨重的器材装上舟船。

七瓮河附近河道,淤泥污物一米多深,距水面只有20厘米,已经超载的舟船吃水严重,搁浅不前,大家只得站在淤泥中用绳拉用手推,一步一步向前挪。500米的河道竟用了4个小时才通过。

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一座长达30米的浮桥终于架成。取土方便,筑坝的任务也就很快完成,机场险情得到了缓解。

著名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

著名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

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为此次抢险救灾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还有一位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人物——著名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

钱七虎与战士们轮番奔赴抗洪第一线,南京市领导紧握着他的手夸赞:“你们这座桥架得及时,为保卫‘空中大门’赢得了时间,南京人民感谢你们。”

7月12日晚,国家防总打电话询问南京机场情况,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姜玉田平静地回答:“运转正常。”

参考资料:《1991向洪水宣战——南京军区部队抗洪救灾纪实》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