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尔灏:为祖国“呼风唤雨”

发布时间:2021-05-14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37年4月,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园里,春意盎然。

  一位学生坐在书桌前,对窗外的春光视若无睹,双眼死死地盯着摊在面前的书。这本牛津大学最新出版的地图册赫然将东北三省标注成“满洲独立国”。

  这位学生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将这本地图册撕个粉碎。冷静下来后,他在首页写下一篇短文,告诫自己牢记国耻,誓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大地,为国争光。

  后来,这位学生成了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气象科学教育和科研实践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他,叫徐尔灏。

  解放前夕毅然回国

  徐尔灏1918年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聪颖好学,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品学兼优,成绩名列榜首,受到老师、长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

  1935年,徐尔灏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入读中央大学时,正值抗战时期,战争的危机让书桌前的徐尔灏时刻为祖国的命运担忧着。

  作为一名学子,徐尔灏立志苦读,要以专业报效祖国。

  毕业后,徐尔灏留校担任助教。为了向国民党反动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其改变消极抵抗日军侵略的策略,徐尔灏带领全体助教以要求加薪为由集体请假,但被学校开除了职务。

图片1.png

徐尔灏

  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徐尔灏坚信“科学强国”的道理。1945年,他考取了公费留学研究生,先后在伦敦大学与英国皇家科学院深耕气象专业,期间还得到了英国皇室的荣誉接见。

  这是徐尔灏最为骄傲的时刻之一,因为他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当时科学发达的“大英帝国”争得了荣誉。徐尔灏一直以此时刻激励自己和后人,奋力拼搏,赶超世界。

  1948年秋,博士在读的徐尔灏得知国民党即将垮台,决心回到多灾多难的国土。导师几度劝他留下来完成学业与研究,但优渥的待遇敌不过爱国之心,徐尔灏十分坚定地说:“中国虽然条件差一些,但祖国要我回去,很多工作等待着我。”

  拜别导师,徐尔灏带着攒下的三大箱书籍,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新中国气象科学奠基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科技力量尤为薄弱。

  在南京大学工作期间,徐尔灏自编教材,开设了十多门专业课程。徐尔灏讲课内容丰富,不仅有严密的经典学说,更介绍了最新科研成果,包括当时世界上刚刚起步的数值天气预报理论。

  学生们时常说:“听徐尔灏先生的课,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还能从中学到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课堂笔记稍加整理便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由于长期从事动力气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徐尔灏在动力气象与气象统计领域内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先后发表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动力气象学专家。

图片2.jpg

南大气象系毕业学生合影,前排右四为徐尔灏(1952年)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他又深入大气物理学领域,于1958年在南京大学气象系创建我国第一个大气物理学专业。

  创建大气物理学专业初期,国家正遭受严重的旱灾,全面抗旱是迫切任务。徐尔灏带领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大面积人工降雨试验。

  1959年春夏之交,100多名师生开赴黄山,在方圆近百公里设置了百余个地面观测站,进行了暖云人工增雨的试验工作。

  因受旱灾等影响,科研人员的住宿条件十分艰苦。徐尔灏与师生们吃住在一起,毫无教授的架子,风尘仆仆地奔波于黄山险峰作业点和皖南山区观测点,经常工作到深夜。

  这次人工降雨试验的成功不仅在国内是首创,而且试验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研究设计水平之高,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至今仍是国内外研究人工降水的重要引证。

图片3.jpg

1959年,徐尔灏(右)与竺可桢(左)、高济宇(中)研究人工降雨

  国家科委负责人高度评价了这一重大成就和贡献,特意将从法国进口的、当时国内仅有的两台高速照相机中的一台,奖励给了南京大学。

  承担绝密国防科研任务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当时越南战场上美国施放细菌武器的严重局势和国防科研任务的需要,国家确立了研究气溶胶示踪物地面源排放和散布的课题。

  徐尔灏受命接受了这项绝密的科研任务,并很快提出了这一课题的核心。随后,他亲自调集人员,组建了南京大学气象系湍流组。

  在徐尔灏的带领和参与下,技术、仪器、方案都一一到位。1964年夏,首次现场示踪物大气扩散试验,在吉林某地一片草原上开始实施,徐尔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举起右臂大声宣布:“一场现代化的试验计划现在开始了!”

图片4.png

徐尔灏(右二)指导青年教师做科学研究

  这是我国在大气湍流扩散研究领域,第一次取得自己的现场扩散试验资料,建立了有效的微气象观测系统,总结出一套扩散分析模式与方法,为示踪物观测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遗憾的是,由于“文革”的缘故,这项计划被迫中止。但徐尔灏的学术思想和“以任务带学科”的正确方针,开创了大气环境学领域、空气污染气象学与大气湍流扩散研究及其实际应用的新路,建立了一支长期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研究队伍。

  参考资料:综合现代快报等报道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