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宁杭接力留住“三军之眼”

发布时间:2021-04-09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南京城南,水西门内,一条名为登隆巷的老巷连接起升州路和安品街。

  1947年4月,国民党国防部第六厅在登隆巷10号买下一座庭院式的旧房子,并挂牌“国防部第六厅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 。

  这便是雷达研究所的前身,时为国内唯一的雷达研究机构。

  二战时期,雷达、原子弹、导弹并称为三大新式武器。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在抗日战争之后才拥有雷达。

  南京解放前,围绕这一重要军事部门的去留,国共两党展开了激烈的暗战。

图片1.png

  1950年5月,基于雷达研究所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干部合影

  进步青年潜入敌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日军留在中国的大部分装备被国民党接收,其中就包括100多部雷达。

  国民党政府先接管了这批日制雷达,又以剩余物资购得美军旧雷达,设立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这里修理的雷达被陆续发往国民党驻守的各个要塞,如江宁要塞、狮子山要塞等就设立了雷达站。

  1948年,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改编为雷达研究所,物理学家葛正权被任命为所长,军统出身的叶彦世任副所长。

  作为国民党的重要军事部门,雷达研究所自然受到南京地下党的高度重视。

  专门负责搜集军事情报的南京地下党员吕东明了解到,浙江大学毕业生、进步青年张叶明的父亲与叶彦世比较熟悉,便动员张叶明进入该所,进行团结科技人员的工作。

  张叶明是物理系的高材生,又是故交之子,叶彦世自然对他特别照顾,亲自把他引进雷达研究所工作,没过多久又让他担任研究所的上尉工务员。张叶明经常偷偷把进步报刊拿到研究所,给同事们看,并暗中向大家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传播爱国民主思想。

  1948年下半年,淮海战役打响。南京地下党指示张叶明:团结科技人员,保护物资器材和科技人员,迎接解放。

  当雷达研究所接到南撤广州的命令时,张叶明一面劝大家抵制南撤,一面向南京地下党请示应付办法。商量后,大家认为,暂避杭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历史上杭州从未打过大仗,所里技术人员也大部分是浙江人。

  更为重要的是,杭州进步势力较强,有浙江大学老关系,张叶明易于和杭州地下党接上关系。

  1949年1月至4月,该所分七批迁到杭州,携带器材1156箱和6部雷达整机。同时设立南京留守处,看守一时运不走的大部分雷达和器材。

  宁杭接力反对南迁

  到杭州不久,张叶明就找到了老同学——浙大助教、杭州城市工作系统党员谷超豪。

  谷超豪,这位新中国的数学大师,当时的主要工作便是团结杭州的科技工作者。雷达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技术,阻止雷达研究所南迁,对他来说更是义不容辞。

  为了不引人注目,谷超豪和张叶明一般约在校外接头。张叶明告诉谷超豪,所内的技术骨干大多重视技术,思想并不反动。现任所长葛正权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也有可能争取。

  因此,杭州地下党制定了“团结进步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孤立反动分子”的方针。

  对于这样一个新式武器研究部门,国民党当局当然不会轻易放手。看到雷达研究所没有继续南迁的打算,国防部十分恼火。于是,第六厅厅长钱昌祚下了最后通牒,并应允拨3万银元作搬迁费。

  出乎意料的是,葛正权却依旧以“没钱”为由,按兵不动,抵制南迁。

  原来,此时葛正权在另一名神秘人物的影响下,已经决意投身革命。

  1949年3、4月间,南京地下党员许锡瓒(公开身份为国防部第六厅少校科长)受命组织护厂护校工作,劝说国民党高级科技人员留下来,为建设新中国服务。雷达研究所暂避杭州,就有他和葛正权争取高层决策的功劳。

  当钱昌祚下达最后通牒时,许锡瓒来到杭州,与葛正权彻夜详谈。谈话的具体内容无从考证,只知道葛正权在最后明确表示,不会把雷达研究所迁往台湾。

  就这样,所长葛正权顶住压力拒绝南迁,张叶明等人则借鉴其他单位保护物资器材、团结职工的做法,在所内成立了应变委员会。

  迎接黎明成功起义

  1949年4月,黎明将至。

  当解放军尚未入城、国民党军队撤逃时,约200余人的散兵游勇和不良分子包围了雷达研究所南京留守处,企图抢劫器材。留守处人员经过极大的努力,保卫了仓库的安全,直至解放军进城。

  尚未解放的杭州,地下党市委发出了“反破坏、反迁移、保护城市建设,迎接大军解放”的指示。雷达研究所内的应变委员会积极活动,提出“只要人员不散,机器设备完整,我们就有饭吃”的口号,安稳人心。

  他们还将仓库加固,器材装箱造册,防止散失。取出仓库中的枪支,组织防护队,保护研究所安全。葛正权则将公款购买的黄金、银元交出,解决员工吃饭的大问题。

  5月3日,在杭州市民的夹道欢迎下,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列队进城,杭州解放。当时,谷超豪与张叶明正在所外秘密接头,正好看到解放军进城的身影,激动万分。

  当天,人民解放军即来所接管,大家热烈欢迎,庆贺解放。除个别人员逃走外,绝大部分人员及全部雷达、器材物资、车辆、文件档案都留下了。全国唯一的雷达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成功回到了人民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雷达研究所在杭人员携带全部雷达、器材返回南京,归入华东军区航空处建制,成为新中国雷达研究所的前身。

  在这次起义壮举中,葛正权、张叶明两人荣立一等功,张叶明被批准入党。

  新中国成立后,雷达研究所迁回南京,成为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电科南京14所,被誉为“三军之眼、国之重器”。

  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训练基地进行的建军九十周年阅兵中,中国电科南京14所共有7型数十套装备接受了习近平主席的检阅。

  参考资料:

  《杭州党史资料》

  《国立浙江大学历史文库》

  综合新华日报、北京日报报道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