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东进!新四军军歌诞生始末

发布时间:2019-08-15 18:17 来源:凤凰网江苏

1995年8月1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江苏省文化厅等单位在南京举办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东进·东进》。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这是陈毅作词、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是新四军东进敌后英勇抗日的进行曲。

东进!东进!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共中央根据当时江南的抗战形势,提出了新四军的主要任务是向江南敌后深入,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华中持久抗战。随后粟裕率领先遣队从岩寺出发,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就此揭开。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和部分干部合影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和部分干部合影

1939年2月,周恩来到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新四军军部召开欢迎大会,陈毅应大家的要求演唱了歌曲《马赛曲》。会后,陈毅很有感慨地表示,新四军应该有一支雄壮的军歌,让全军唱起来,以激励众人斗志。他的这一设想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次月,陈毅拟成新四军军歌初稿。歌词热情歌颂新四军继承北伐军第四军、红军第四军和坚持南方游击战争的红色游击队前后十余年的光荣传统,故取名《十年》。

歌词送达军部后,在副军长项英的主持下,军长叶挺、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军部秘书长李一氓、军部宣传部长朱镜我等人进行了集体修改,将原有的三段歌词合并为两段,歌名也确定为《新四军军歌》。待陈毅从茅山根据地返回军部后,众人再度进行讨论、修改,并最终定稿。

歌词精炼地概括了军队的奋斗历程,突出展现东进抗战和向敌后发展的思想。原词与集体修改的词一同发表在新四军的《抗敌》杂志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

好曲多磨

歌词定下来后,谱曲的任务落到了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队长何士德身上。

何士德曾在国立上海音专学习声乐、作曲,期间投身救亡歌咏运动,组织“洪钟”合唱团等。1938年,他在南昌参加新四军,后至皖南新四军军部。当年何士德仅有29岁,但已被新四军将士誉为“我们自己的音乐家”。

何士德

何士德

接到任务后,何士德深知“军歌”满载着全军将士的希望和寄托,自己肩负的担子沉重。他夜以继日伏案创作,很快谱出第一稿。

军部首长听过试唱,感觉曲调流畅好听,但威武雄壮有些不够。遂建议,曲调最好高昂雄伟,能体现出我军勇往直前的气魄。何士德于是重新谱写了第二个曲调,这一曲完全改变了第一曲的风格,采用了西洋军乐的节奏和七声音阶的乐汇,适合行军作战。

1939年6月底,曲子创作完成,这就是后来的《新四军军歌》。曲与词的完美结合,使词的意境得以充分展现。铿锵有力的节奏、简洁明朗的旋律,把威武之师、所向披靡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歌曲使用了少见的三叠行式,连续三个“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曲调有层次地、一次比一次高亢雄健,推出了全曲的高潮。

后来,在军部召开的一次联欢会上,陈毅听了何士德指挥演唱的《新四军军歌》,非常满意,他高兴地对何士德说:“最后一句,重复两次,一次比一次高昂、有气魄,意志坚定,这很好,正是我写这个歌词时想强调的地方。”

何士德手书《新四军军歌》

何士德手书《新四军军歌》

炮火中诞生

词、曲创作完成后,军部首长前来检查新四军军歌试唱并将做出决定的关键时刻到来。

1939年7月1日,教导总队文化队的70多名学员,精神抖擞地站立着。随着何士德指挥棒一挥,高昂的歌声震荡云岭,试唱一举成功。军部首长当即宣布《新四军军歌》正式诞生,并在全军教唱。

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合照,前排左二为何士德

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合照,前排左二为何士德

正在大家欢呼之时,日寇飞机突然蹿到了云岭一带,狂轰滥炸。文化队队员在项英等军首长指挥下,迅速分散隐蔽。敌机一走,马上冒着硝烟,抢救伤员,又高唱起军歌。

这首名副其实的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军歌,迅速在全军乃至群众中掀起了热潮,每逢部队休整集会,必全体高歌《新四军军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中国唱片公司接到录制国歌唱片的任务。1949年10月1日,中国唱片公司赶制的10张特别唱片运达北京,编号为:大中华唱片厂38254。唱片的一面为《义勇军进行曲》,另一面则为《新四军军歌》。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