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翼 试飞英雄的生死七秒

发布时间:2020-10-09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有人说,李中华是为了试飞而生。

23个春秋与蓝天为伴,李中华试飞过3个机种、30多种机型,成功处置15次空中重大险情、5次空中特大险情,谱写了中国试飞员的传奇篇章。

2007年,李中华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2017年,他被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李中华

南航走出来的飞行员

对于李中华来说,成为一名飞行员更像是年少时的一个梦。

学生时代的他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是《航空知识》,每每看到里面有关新型飞机和著名战例的介绍,都不由得对蓝天心生向往。

中学时物理老师的一句话,让李中华的一生与祖国航天事业从此绑在了一起: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在五所航空院校里只有南航有。

背上行囊,李中华在南航开始了求学生涯。在2007年回母校的报告会上,李中华深情地说:“尽管在南航只有4年时间,但这是起步的4年。如果说,后来我飞起来了,那么南航就是我的机场和跑道,是我学习充电的地方,也是我产生梦想的地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空军首次从航空院校招收飞行员。即将毕业的李中华经过体检等层层筛选,留到了最后。

每一次飞行,李中华都会像第一次飞行一样要求自己,在心中预演所有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做好充足的准备。为了不因为身体原因影响飞行,他自律到了极致,三十年的时间里体重变化不超过一斤。

胸怀凌云之志,敢以命搏九天。李中华为自己写下这样的座右铭:一名真正的军人,必须把使命看得高于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为军队的强大而拼搏。

试飞歼-10创下6项纪录

每一架新型飞机,都必须经过试飞的过程;每一次试飞,都是在探寻飞机的可能性和未知性。由于试飞工作的高风险性,试飞员被称作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

李中华准备起飞

在挑战歼-10飞机极限性能的时刻,危机多次出现:飞机前起落架护板严重撕裂、机翼前缘铆钉被强大的动压吸出、飞机油箱渗油……

面对生死考验,李中华临危不惧,一连创造了歼-10最大飞行表速度、最大过载值、最大瞬时盘旋角度速度等6项国内记录,为歼-10最终定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低空大表速”试飞是定型试飞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飞机由高空快速俯冲至低空,获取最大纵向加速度,以此对飞机结构强度和颤振特性进行检验。由于飞机可能毫无征兆地出现颤振并在2秒钟内解体,试飞员完全没有跳伞求生的可能,国外就曾多次在此课目中发生飞机空中解体的惨剧。

万米高空中,李中华驾驶飞机向地面俯冲。当飞机的下降速率达到每秒100多米时,李中华只觉得全身的血液直往头部涌去,人仿佛失去了重心,坠入无底深渊。强忍着巨大负荷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李中华咬紧牙关,直到飞机俯冲到距离地面不足千米,表速超过试飞预计值。

新的记录诞生了!

歼-10试飞总设计师余俊雅曾评价:“李中华他们不是机械地、被动地试飞,而是完全掌握了飞机的灵魂。”

生死时速

在从事科研试飞的23年里,李中华多次成功处置空中重大险情。曾有人问他“怕吗”,李中华反问:“为什么要怕呢?在试飞的过程中,因为意外的事故和不可控的情况牺牲,这是试飞员的光荣。不能因为怕牺牲而不前行。”

2005年5月20日,一场试飞中的意外险些使国家研究飞机的步伐停滞十年。

当时,李中华和战友梁剑峰驾驶着三轴变稳飞机进行某课目的飞行,属于一类风险。这架飞机可以模仿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的飞行特性,进行不同课目的试验,全国独此一架,堪称“国宝”。

就在课目顺利完成、飞机准备返场着陆时,意外发生了。飞机猛然向左翻转,机头朝下,不受控制地左右摇摆着向下坠去,机内的两人瞬间被倒扣在座舱内。

“因为离地面比较低,四百多米,所以河渠、水田、公路看得很清楚,飞快地向我们扑来了。”李中华后来回忆道。

前舱的梁剑锋喊道:“飞机不行了。”李中华坚定地说:“别动,我来。”

蹬舵、压杆、按紧急按钮……飞机一直毫无反应。尝试了种种办法,一个灵感从李中华脑海划过,他迅速切断飞机的三个总电门,飞机停止了摇摆。当他手动操纵将倒扣的飞机翻转过来时,飞机离地面只剩200米。

7秒的时间,一架出现重大险情的飞机,在李中华的手中化险为夷。从座舱内出来后,他仅喝了杯水,休息片刻,又投入到了新的试飞任务中。

“试飞员的工作就是向未知挑战,向极限挑战。”当战友问李中华什么时候离开试飞员的位置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中国空军只要还剩下一名飞行员,那一定是我!”

如今,李中华已经离开试飞员一线岗位,但是飞行仍然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任何需要的时候,国家和军队的召唤都是我唯一的选择。”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