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特工冷少农 十四页家书背后的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0-08-18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28年深秋,南京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在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的办公驻地,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上尉的身影,他步履从容,办事稳重,深得上司信任。

他叫冷少农,曾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又是国民党行政院军政部长何应钦的秘书。

但他真实的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

冷少农

起点

冷少农,原名冷肇隆,1900年生,贵州瓮安人。因年少读书时接触了大量共产主义著作,便改名为“少农”,立志要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事业贡献一生。

1925年夏,大革命高潮兴起。冷少农毅然告别寡母、贤妻和未满周岁的独子,带着两位同乡进步知识青年,远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12b21adb011b8bd_size135_w450_h542_副本.jpg

1925年,冷少农离家时母亲为他亲手缝制的长衫

黄埔军校总教官何应钦是冷少农就读贵州法政学校时的老师。冷少农找到何应钦,说明来意后,何应钦派他到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办公室任秘书。当时该校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冷少农初识周恩来,是他一生革命生涯的起点。

经过组织考察,冷少农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任秘书。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根据周恩来的推荐,党组织委派冷少农潜伏在南京国民政府从事中共地下工作,任中共驻南京军事情报工作负责人。从此,奉周恩来的指示,冷少农开始了在隐蔽战线的战斗。

冷少农与何应钦二人为师生,同时又是贵州老乡,凭借这两层关系,冷少农顺利地打入到何应钦身边,任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和南京宪兵司令部秘书。

1929年,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冷少农在南京石将军巷10号建立中共地下联络站,联络了郑仲坚等贵州籍具有进步思想的军人。冷少农还利用各种关系搜集情报,并发展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的瓮安老乡舒葆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冷少农和地下党其他负责人在南京秘密深入军队进行策反,策动了国民党一个营投奔红军。

潜伏

1930年10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围剿”,何应钦调任军政部长,冷少农随同升任军政部少校秘书。

他利用这一特殊身份作掩护,继续在敌人“心脏”从事情报工作。

冷少农和南京地下党的同志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在第一时间获取关于敌军军事行动的详细情报后,火速转至党中央。

中央红军在关键时刻得到冷少农传来的情报,对“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进行反攻,活捉江西省“剿匪”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何应钦被任命为湘赣“剿匪”总指挥,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

冷少农从何应钦那里得到敌人计划兵分四路进攻中央苏区的重要情报,并智取了国民党军的兵力部署、行动时间等作战信息。

红军根据冷少农送来的情报制定了“诱敌深入,先打弱敌,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在何应钦身边任侍从参谋、作战科长的郑仲坚直接参与拟制“围剿”作战计划,冷少农安排他将作战计划悄悄抄写下来,再以秘密通讯方式报送上海,最后送达周恩来处,为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中共早期杰出的红色特工之一,冷少农当时的一纸情报足以抵挡百万雄兵,甚至能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家书

“特工”身份特殊,工作充满危险,冷少农无法向家人言明自己究竟在南京干什么。为了安抚家人情绪,他曾请托时任国民政府瓮安县要员的亲戚曾春如,给家人带回一些自己在南京工作、生活的照片。

看过照片后,冷少农的母亲误以为儿子在外面得到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忘了家中的妻儿老小,托人给冷少农写信,指责他“不忠不孝,忘恩负义”。

对于家人的误解,冷少农心里很痛苦,但又不好明说,他给母亲回了一封长达14页5000多字的家书,信中这样禀告自己的抱负:“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受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我们这样的做法,自然有一般人不满意,有些是不了解,有些是对于他们有利害关系,随时都在阻碍我们,反对我们,甚至要杀害我们……”

timg_副本.jpg

冷少农写给母亲的长信(部分)

冷少农在信中向母亲解释自己不能回家的原因,革命“是一件最大而又最复杂的事情,我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贯注着,非得把生命贡献”。

信中,他也说明了自己的归期:“要是革命成功得早,或者为革命的需要,会顺便回来,要是不需要,也许不会回来;要是革命迟一点成功,或者中间遭了挫折,我自己就死在外面,跑在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更说不上回来不回来了。”

不朽

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李克农、钱壮飞等人被迫撤离,而隐蔽较深的冷少农冒险留守南京,坚持中共地下工作。

次年3月,南京地下党联络站被敌人破获,敌人在搜查时,发现了冷少农的联络信件。

冷少农身份暴露,被捕入狱。

何应钦万万没想到,他的同乡、亲信冷少农,竟然是一个共产党员。许多国民党官员为讨好何应钦,纷纷前来劝降冷少农,让其供出同伴,但都遭到冷少农的严词拒绝。

得知冷少农被捕的消息后,周恩来一方面要求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想尽一切办法组织营救,一方面亲自出马疏通各种关系极力营救,但都没有成功。

冷少农在狱中非常沉稳,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不为高官厚禄所诱,不为严刑拷打所屈服。

1932年6月9日,冷少农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省瓮安县境时,周恩来一直惦念着这位曾经的战友,他派人化装前往地处乡间的冷少农烈士家,看望烈士的寡母及妻儿,并赠送了十枚银元以作抚恤。

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内保存的银元

如今,十枚银元还剩两枚,一枚保存在冷少农烈士故居,一枚则由烈士后人捐赠给了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它们和珍藏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冷少农家书一起,见证了一位红色特工的家国情怀与不朽丰功。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