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首任“大管家” 为建设新南京不辞辛劳

发布时间:2020-05-11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49年5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管会发布了《关于成立流散军人处理委员会之布告》。

事实上,自一个月前南京解放之日起,这样的布告文件一个接一个,有时一天一件,有时一天两三件。随着这些布告的陆续发布,解放后的南京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安定,生产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

MAIN201606271717000527615566860.jpg

陈同生

在接管南京期间,陈同生担任军管会秘书处负责人、南京市政府首任秘书长,这些布告文件无不经他之手起草发布。他事无巨细,日夜忙碌。

他是新南京首任“大管家”,辛勤工作积劳成疾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接管南京的工作迫在眉睫。4月21日,当人民解放军开始渡江时,总前委就派陈同生率领第一批先遣人员向南京进发。他们分乘两辆吉普车,除了随身携带的短枪外,还带了几支长枪,以备路上万一遭遇敌人的散兵游勇。行至滁县、全椒一带,他们听到了电台广播:“南京解放了,秩序良好……”4月24日上午,陈同生一行乘轮渡过江,直奔三十五军军部,与大部队会合。

南京解放了,如何顺利接管南京,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考验。

1949年4月28日,南京市军管会成立;5月1日,中共南京市委成立;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

timg.jpg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

解放后的南京城,百废待兴。在刘伯承、宋任穷等人的领导下,作为军管会与市政府的“大管家”,陈同生带领秘书处的同事们,承担了繁杂的具体性事务工作。这时的军管会、市政府,在国民党政权考试院旧址办公。工作人员进进出出、电话铃声日夜不停。一件件布告文件,经陈同生之手起草润色,陆续发布。

5月 17日,为保护公私财产、 文化机关及名胜古迹不受损害,南京市军管会下发了《关于保护公私财产、名胜古迹之布告》;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5月 23日,市军管会成立了流散军人处理委员会;9月,南京市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大会提出了建设新南京的方针与当前任务……1949年9月7日,南京市军管会宣告:“查自南京解放以来,为便于接收工作顺利进行,特于本会下成立军事、行政、交通、财经、文教等接管委员会,分别负责本市之各项接收工作。兹以接收任务均已先后告一段落,所有工作悉交由各有关机关,妥为保管。本会所属之上述各接管委员会,自即日起宣布结束。”

陈同生的女儿陈淮淮回忆:1950年春节,她被父亲的警卫员接到南京过年,但是“父亲一到家,电话不停,客人不断……有一天吃早饭的时候,我很不高兴地说:‘你们谁都不管我,我要回家了。’那个家指的就是保育院。我觉得父亲不很在乎孩子,很少和我们在一起。可是母亲说:‘那时刚解放,工作实在太忙了,其实爸爸是非常喜欢你的。’”

至1950年初夏,南京的全面接管工作顺利完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积劳过度,加上解放前在国民党监狱所受的刑伤未复,在接管告一段落时,陈同生终于病倒了,咳血不止,不得不住院休养……

他曾任南京“红色报纸”负责人,高举抗日救亡旗帜

在电影《东进序曲》中,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黄秉光只身入虎穴的场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胸有韬略,从容镇定,与国民党顽固派斗智斗勇。黄秉光的原型就是陈同生。

1906年,陈同生生于湖南零陵,原名张翰君。幼年时,随家人迁居四川营山。1924年,18岁的陈同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

7a90fc2447b1455f8db76c01a410c924.jpeg

在中国公学求学时的陈同生

他参加革命后,多次改名,30年代使用时间较长的名字是“陈农菲”。1939年,他去新四军报到,开介绍信的同志本来准备写 “陈农菲同志”,刚写了“陈同”两个字,就发现错了,正要重写一张,他却笑着在后面加了一个“生”,把名字改成了“陈同生”。

从此,“陈同生”成了他后半辈子正式的名字,也是用得最长的名字。

陈同生与南京颇有渊源,曾任“红色报纸”《金陵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

1934年,因为叛徒告密,陈同生被捕。敌人施以酷刑,他始终面不改容,不吐露一丝真情。1935年10月,陈同生被判处八年徒刑,押往南京中央军人监狱服刑。

77bfd092-1a10-426d-b220-2a0a937b51e1.jpg

       在狱中,陈同生与难友一起坚持斗争。1937年8月,经周恩来出面具保,国民党释放了南京中央军人监狱的全体政治犯。陈同生出狱后,找到党组织,由八路军办事处安排工作。同年9月,经吕超、吕一峰等著名人士介绍,他来到《金陵日报》,担任社长兼总编辑。

这份不起眼的八开小报,早期由国民党把控。1937年抗战军兴,《金陵日报》由共产党人接手负责。第一任总编辑是吕一峰,第二任社长兼总编辑就是陈同生。他们一变报纸枯燥死板、空洞无物的文风,高举抗日救亡旗帜,吹响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号角。短短两个月,《金陵日报》的订户便从几百份增加到2000份,风靡南京、上海,辐射扬州、镇江、芜湖等地。

《金陵日报》成为共产党掌握的在南京公开发行的第一份报纸。

1937年11月,日寇铁蹄迫近南京。《金陵日报》被迫停刊,陈同生奔赴抗日战场……

辗转经年,陈同生回到了重获新生的南京,再次为这座城市贡献他的一份力量,直至1950年8月调上海工作。

此时的南京城,钟山巍巍,繁花似锦。在一轮红日映照下,南京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施金挺】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