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传四海 与聂耳齐名的文化战将

发布时间:2020-02-27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聂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曲作者,家喻户晓的人民音乐家。

而在我国现代音乐史上,还有一位革命音乐前驱,却很少被人提及。

他就是张曙(原名张恩袭),周恩来曾高度评价他:“张曙先生和聂耳同为中国文化战线上的两员猛将!”

1938年12月,年仅30岁的张曙牺牲于敌机轰炸。短暂的一生中,他以音乐为武器,创作出200余首抗战革命歌曲。只是因战火流离,仅有几十首流传后世。

张曙.jpg

张曙

南国社骨干,田汉的音乐助手

1929年初的一天,南京建康路附近的民众教育馆礼堂内掌声雷动,著名剧作家田汉创作的《南归》在此成功演出。

这是田汉领导的南国社举行的一次大型公演。

演出顺利,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禁长松一口气,内心欣喜。他叫张曙,田汉的学生,也是南国社的骨干社员。

两年前,田汉被推为上海艺术大学的校长,张曙则是该校音乐系的学生。自那时起,师生二人便并肩作战,一同前进在救国之路上。

1929年摄于上海南国社,前排站立者右起:张曙、金焰、洪深、田汉、郑君里.jpg

1929年摄于上海南国社,前排站立者右起:张曙、金焰、洪深、田汉、郑君里

在田汉眼中,这个来自安徽歙县的小伙子是难得的音乐天才——受家乡徽戏音乐的熏陶,张曙5岁时就被一名民间艺人收为学童,8岁时已能操琴为徽戏伴奏。

作为田汉当时音乐方面最主要的助手,张曙为这次公演连日忙碌,不仅帮忙处理杂务,还对剧本进行编曲,并特地请同学冼星海来乐队客串。

一剧《南归》,倾倒南京。之后,《名优之死》《苏州夜话》等一系列反映现实的社会剧相继演出,反响热烈。

由此,南国社在艺术界也站稳了脚跟。

三十年代初,田汉(左七)率南国社到南京晓庄师范参观。后排右二为张曙,左四为陶行知.jpg

三十年代初,田汉(左七)率南国社到南京晓庄师范参观。后排右二为张曙,左四为陶行知

音乐做武器,救亡歌曲激起爱国浪潮

田汉是张曙一生最尊敬的“汉师”和挚友,也是张曙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张曙跟随田汉,将学习之余的时间全部贡献给了左翼联盟,尤其是8月之后成立的“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一首首激昂的革命歌曲,一部部鞭挞万恶旧社会的话剧配乐……由于参加救亡音乐运动,张曙很快上了国民党当局的黑名单,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还被国立音专开除了学籍。

歙县张曙音乐广场的张曙雕像.jpg

歙县张曙音乐广场的张曙雕像

接连的打击,没有击垮这个斗志昂扬的年轻人。狱中,张曙与胡也频、柔石等相知相识,互相勉励,坚定了他抗日救亡的决心。

1932年底,经田汉四处奔走,张曙得以保释出狱。不久,由田汉介绍,张曙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在此时,田汉替原名张恩裘的他改名“张曙”,寄寓他在音乐道路上犹如“初生曙光”,大放光芒。

此后,张曙进入了创作高产期。特别是1935年至1936年,张曙两次应田汉约请来南京参加演剧活动,为话剧《洪水》《械斗》《复活》创作了一系列插曲。

1936年春,张曙、常任侠等人与田汉一家人在南京燕子矶合影,后排右起:田汉、张曙,前排左一为常任侠.jpg

1936年春,张曙、常任侠等人与田汉一家人在南京燕子矶合影,后排右起:田汉、张曙,前排左一为常任侠

七七事变后,田汉连夜创作出话剧《卢沟桥》,交由张曙编曲。

张曙借用河北民间戏曲《小放牛》的曲调改编《卢沟问答》,表达“自相残杀万年还遗臭,只有抗敌救国才千古美名儿留”的爱国主义情操。

7月下旬,此曲在南京公演后风靡一时,成为人人爱唱的抗战歌曲。

周恩来评价:与聂耳齐名的文化猛将

1938年,张曙加入郭沫若主持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负责音乐工作,与冼星海等一起组织领导抗日救亡歌咏活动。

1938年,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三厅在武汉成立.jpg

1938年,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三厅在武汉成立

1938年底,战火蔓延,张曙携夫人及三个孩子,辗转来到广西桂林。

那时,敌机频繁轰炸,空袭警报不断,但张曙不顾安危,活跃在抗敌演剧队和群众歌咏队伍中间。由他发动和组织的“桂林反轰炸歌咏大会”,鼓舞人民的抗日斗志。

1936年,张曙一家.jpg

张曙与妻女

12月24日,敌机再次突然轰炸桂林,张曙与长女不幸在寓所同时遇难。

而人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从他身上找到了刚刚写成的《负伤战士歌》——

谁不爱国?谁不爱家?

谁没有热血?谁愿意做牛马?

我们要报仇,我们忍不下……

噩耗传出,田汉痛哭不止。郭沫若连续写了挽诗挽联来悼念张曙,其中有“身随烟共灭,曲与日增辉”“九歌传四海,一死足千秋”。

郭沫若为张曙题写的碑文.jpg

郭沫若为张曙题写的碑文

两年后,1940年9月3日,在张曙逝世纪念会上,周恩来这样评价说:“张曙先生和聂耳同为中国文化战线上的两员猛将……给全民的抗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功绩是永远永远不可磨灭了。”

【责任编辑:耿朴凡】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