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舍子救伤员 新四军给他颁奖状

发布时间:2020-01-24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这是一张战争年代的特殊奖状。

奖状上方是孙中山先生的头像,两边分别是国民党党旗和军旗,而签署奖状的则是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

纸张微微泛黄,字迹清晰可辨。

“兹有竹镇桃花坞居民朱二及其妻、媳于江苏顽固派武装进攻本军之际,冒险救护本军伤兵……”

微信图片_20180901152708.jpg

新四军颁给朱二的奖状

时至今日,“朱二大义救伤员”的故事仍在六合竹镇流传。

遇袭

六合竹镇,中国革命红色圣地。这里四境环山,三面带河,古时因栽植紫竹而得名。

1940年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苏皖支队和江北指挥部的五支队在竹镇会师。两支部队积极开展武装抗日和宣传统战工作,振奋了人民的抗日情绪。

也是这一年,3月,新四军五支队主力西调,驻地半塔集一带空虚。时任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即“江苏顽固派”,突然集中了一万余人的兵力,向竹镇牯牛山、曲营一带的两百多名新四军发动偷袭。

双方兵力悬殊,一场激战后,新四军伤亡严重,奉命撤退。

新四军某连六班高班长,在撤退中掉队了。

他被子弹击中腿部,倒在了荒野。待竹镇桃花坞村民朱二之子朱祝明发现时,高班长已经昏迷,血淌了一地。

救治

眼见四下无人,朱祝明冒着“通匪”被杀头的风险,毅然将他背回家,藏在附近的草堆里。

这户普通的农家,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朱二家将这个素不相识的新四军战士视为亲人。每天,全家轮流给他送饭送水,敷药疗伤,悉心照料。

不过,由于缺医少药,高班长的伤口日趋恶化。朱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方打听后得知,距离镇西南10余里的薛集有新四军部队,决定将高班长送回部队。

3月下旬的一个深夜,朱二全家出动,趁着夜色,用门板抬着高班长沿小道向薛集前行。

刚到竹镇西大桥,两个持枪的国民党便衣特务,挡住了朱家人的脚步。

“站住!”特务大喝。

朱二只觉心跳到了嗓子眼,一家人吓得不知所措。

片刻,朱二稍稍镇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这是我大儿子,那天去请兽医给猪看病,被流弹打断了腿。人快不行了,急着抬到荷花庄请刘爷(医生)治伤的。”

两个特务半信半疑:“那你就在竹镇找人做个担保。”

朱二连忙点头,对朱祝明说:“你跟他们去找吧。”

特务一离开,朱二迅速与老伴、儿媳抬起高班长,飞快地朝着薛集方向跑去。

因送得及时,高班长得救了,朱祝明却险些丢了命。

表彰

回来后的特务不见了伤员的踪影,气得对朱祝明严加拷问,打得他奄奄一息。直至几天后,新四军取得半塔保卫战胜利,重新打回竹镇,朱祝明才得救。

朱二舍子救伤员的英勇事迹,很快在竹镇传开了。新四军五支队政治部出版的内部刊物《先锋报》以“值得表扬的老百姓”为题,报道了这一动人事迹。

为了表彰朱二一家,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等亲自签署奖状,由六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李代耕亲自颁发。奖状上称赞:“此种牺牲自己救护负伤战士之艰苦卓绝精神,堪称风范。”

罗炳辉.jpg

罗炳辉

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摄于2010年).png

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摄于2010年)

据悉,这也是当时全国唯一一张新四军为老百姓颁发的奖状。

1946年新四军北撤后,反动派又将朱二的老伴和朱祝明抓去,拷打逼问,要他们交出奖状。此时,朱二已经去世,他们只推说不知奖状下落。最终,反动派只能将他们放掉。

新中国成立后,朱祝明母子将奖状献给国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如今,这张保存完好的奖状,静静躺在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展柜,诉说着新四军与竹镇人民的鱼水深情。

【责任编辑:耿朴凡】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