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桥6号 “落花生”夫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1-06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1917年,燕京大学出了一名大才子,名叫许地山。

许地山,笔名落花生,能文善诗,落笔生花,后来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散文《落花生》就是他的作品。

在燕京大学,许地山是周作人的助教,他和瞿秋白、沈雁冰(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有才气的人,往往有怪癖。许地山亦是如此,而且不止一个,人称“三怪才子”。

一怪,每天写钟鼎文和梵文;二怪,一年四季爱穿黄对襟棉大衣,不剪头发;三怪,吃馒头不蘸酱,爱蘸糖。

有才气,有怪癖,许地山很快成了名人。

理科学霸嫁给了文科才子

许地山才华出众,但据说数学计算能力极差,数数只能一个一个地数,数字一大,就犯糊涂。

也许是月老恶作剧,许地山与周俟松相爱了。

周俟松,清末民初诗人周大烈的女儿,北师大数学系毕业。

相识前,周俟松对许地山已有耳闻。五四运动时期,邓颖超、刘清扬等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周俟松积极参与其中。

当她在游行队伍中,亲眼看到这位手持标语,振臂高呼的燕京学子时,渐生爱慕。

周俟松、许地山夫妇

许地山也被青春靓丽的周俟松所吸引,他在情书上写道:“自识兰仪,心已默契;顾每瞻玉度,则愉慰之情甚于饥疗渴止……”字里行间,爱意缠绵;缕缕情思,跃然纸上。

两人终成眷属。周俟松用心经营着小家,许地山则倾注精力于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

相同的是,两人都密切关注着国家时局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生死别离,流落南京

1935年,许地山前往香港大学任中文系主任,举家迁往香港。

七七事变后,许地山积极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

听闻皖南事变,他又当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

同时,许地山还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

正如同落花生一般,许地山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

遗憾的是,1941年8月4日,正在专心写作的许地山,突发疾病,遽然离去……

家里的生活随之一落千丈,周俟松独自挑起了抚育一双儿女的重担。

1933年许地山和周俟松结婚四周年纪念

当时,许地山的女儿许燕吉年仅8岁,回忆当时,她谈道:“妈妈顶起了天。”

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入香港,周俟松携儿女返回内地,后来到南京。

邓颖超:“当向你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周俟松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安排到南京第五中学当数学教师,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侯家桥6号。

这是一个独门小院,三开间平房,中间一间为客厅,周俟松与南京四中一位女性校长各住一间。

小院里拾掇得井井有条,花香四季。

后来,房子拆迁,周俟松迁入二室一厅的新居。迁入时,房屋没有任何装修,大方桌、老木床、旧衣柜。

1954年,生活节俭的周俟松却将一笔许地山文稿著作的版税稿酬捐赠给南京五中,在校园中修建“地理园”。

寄往侯家桥6号的存根

1956年,周俟松代表南京五中数学组,赴京出席首届“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在见面会上,周总理找到她,主动与她握手,说:“我常听小超提到你,你们有学友之谊呢,我代表小超向你问候。”

周俟松万分激动,双眼湿润。周总理又亲切地勉励道:“希望你保持荣誉,继续做好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工作。”周俟松回答道:“总理,请放心,我一定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1986年,邓颖超与周俟松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见面

1984年,邓颖超给周俟松写过一封信。两人虽阔别七十年,但在信中,邓颖超自称学妹,亲切地称她为学姐——“你的年龄比我高四岁,你现在还搞业余英语教育,正像你来信所说的,像萤火虫那样发光,但我希望你保重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我也是老、弱、病、残的分子,当向你学习。”

潜心育人,芳誉满林

周俟松退休后,仍积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1988年,她捐出海内外出版许地山文稿著作的版税稿酬几千元,在南京五中设立“许地山文学奖”。

1990年,在她90寿辰庆祝会上,她再次捐款设立“南京五中许地山奖学金”。

不羡靓果枝头,甘为土中一颗小花生,尽力作为“有用的人”。这是当年许地山《落花生》里所传达的理念,也成为周俟松的人生信念。

1993年,周俟松辞世于南京,享年94岁。

为弘扬“落花生”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2013年南京五中开办“许地山班”。

“南京五中许地山奖学金”和“许地山班”,已成为南京五中校园中引领和激励众多学子奋勇争先的一面旗帜。

【责任编辑:施金挺】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