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映日红,玉泉声里觅知音。5月14日,南京市鼓楼区与南京艺术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启动暨鼓楼区“音乐里的大思政课”项目发布仪式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玉泉路校区举行,来自高校、属地的同志和区内中小学教师、学生们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今年3月,在全区教育大会上,鼓楼区与16所高校签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激活全链条思政育人的“一池春水”。为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校地融合与资源共享,南京市鼓楼区以南京艺术学院网络思政工作中心董蓓教授名师工作室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联合出品《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系列融媒产品发布为契机,启动南京市鼓楼区与南京艺术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同步启动“音乐里的大思政课”项目,让波澜壮阔、英勇奋斗的抗日战争光辉历史随着音符“声”入人心。鼓楼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海涛表示,共同体建设的启动与思政项目的实施,将校地合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以艺术之美浸润心灵、以音乐之魂铸就信仰,助力鼓楼青少年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向民表示,学校将立足“思政+艺术”的特色实践教学经验,让南艺多样的思政资源与鼓楼丰富的教育资源实现融合共享,携手培养优秀师资队伍,打造“思政+艺术”特色示范“金课”,助力鼓楼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思政教育品牌。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活动现场,一场别出心裁的音乐思政课正在上演。舞台上,南大附中的学生们用高亢激昂的声音朗诵《黄河大合唱》,演绎出中华民族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琅琊路小学的小演员们用声情并茂的表演,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悲壮故事娓娓道来;南京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们深情讲述《长城谣》背后的故事,伴随赤壁路小学小朋友们生动的歌声,带大家走进那个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的年代,台下的所有师生在旋律中触摸历史温度,在歌声中重温伟大抗战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系列融媒产品通过讲述抗战时期的18首经典音乐作品,让思政为音乐注入灵魂、让音乐为思政插上翅膀,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中国江苏网编委张妍妍介绍,“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将以此次发布仪式为新起点,针对不同学段特点分层设计,持续推出更多品牌活动和精品课程。系列作品将陆续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交汇点新闻、中国江苏网、央广网云听、江苏广播、大蓝鲸客户端等平台同步发布。
5月20日-23日,由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市鼓楼区、南京旅游集团三方联合举办的2025年南艺520嘉年华活动将在南艺后街鼓楼水岸520广场盛大举行。本次活动也将作为南艺520嘉年华系列重要活动之一,见证南京艺术学院与鼓楼区校地融合之深。未来,鼓楼区将持续加强与包括南京艺术学院在内的16所驻区高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以“音乐里的大思政课”为契机,让革命历史从书本走进心灵,让红色基因“活”起来;打破“我说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思政教育“动”起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鼓楼经验”,让课程创新“亮”起来,不断拓展思政课的高度、深度、温度、广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