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李巷,走出历史深巷!

发布时间:2024-08-14 09:11 来源:交汇点新闻 收藏

我刚到党史部门工作时,其他区的党史同仁对我说“溧水没有红色文化资源”。反观周边,且不说句容、溧阳,即便高淳也有小有名气的抗战纪念设施。而如今,红色李巷被史学界称为“苏南小延安”,成为南京十大红色文化地标。那么,李巷村是如何改变“养在深闺人未识”面貌的呢?

缘起

溧水在新四军苏南抗战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李巷地区曾是苏南新四军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的驻地。老一辈党史人做了很好的存史工作,于1990年写出《溧水抗日斗争史》。但是,除了1985年在江渭清、欧阳惠林等当年抗战将领关心下,为纪念苏南反顽战役阵亡将士在回峰山建的纪念设施外,溧水没有对境内大量的抗战遗址遗迹进行保护修复,以致这段历史被尘封,溧水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不为外人所知。

tN0ZW5AkVthbWlB2ERYoLOto.png

图为历史上的中共苏皖区委、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苏南区行政公署旧址——李氏宗祠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利用区内媒体进行宣传,如在《溧水报》开辟专栏、在溧水电视台设立专题等等,但总感觉影响有限。不久,我们接到区委宣传部的通知,要求我们配合省市媒体在全市开展的“踏访革命遗迹,追寻革命往事”活动。该活动,每次实地走访拍摄一个红色遗址遗迹,进行宣传报道,向大家讲述当年的抗战故事。我们把第一站选在李巷村,告诉人们这里曾是苏南抗战的指挥中心,无数抗战指令曾从这里发出。随后还陆续走访了其他革命遗迹,如张家岗战斗、马占寺战斗遗址等等。活动结束后,记者们感慨,溧水的抗战遗迹真多,溧水在抗战中的地位不容小觑。随着主流媒体的不断宣传,不仅区内领导重视,也引起市委领导的关注、重视。

领导重视

2015年8月,时任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徐宁到溧水蹲点,开展“四解四促”工作。8月5日下午安排到李巷村调研,区委党史办接到宣传部通知,前去陪同介绍。那天下午,天气很炎热,我们来到抗战时期溧水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和李孝廉故居前,只见眼前的旧址旧居,一座房屋徒留四面墙壁,另一座房屋已坍塌了半边。正当我们在做介绍时,村民们看到了,他们自发地一个个围过来,给徐部长讲口口相传的李孝廉的故事,这让徐部长留下深刻印象。同年10月,市委党史办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举行新书发布会,徐宁部长作为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同时还邀请时任南京市委副书记的龙翔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徐部长深情回忆起在李巷村发生的这感人一幕,指出一定要把遗存在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好、保护好、宣传好。

Nkk2XwTmfZDdrjxkxZfPcCZB.jpeg

改造前的李巷村

2016年4月24日,时任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的黄莉新同志轻车简行来到溧水开展“三解三促”。在石头寨村驻点调研时,她要求区、镇、村三级领导都不陪同,只需安排村里一名老同志做向导。在李巷村走访调研时,村民们纷纷自豪地说起李巷村的光荣历史,以及当年的抗战往事,这引起黄书记的重视。不久,黄莉新同志作出“深入研究溧水在抗日战争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加快挖掘李巷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的指示。

“红色李巷”诞生

0gaBWTkzR3ag44aJ7nM893DF.jpeg

uIh2Qe1Xn13KGFVePq7GmSz9.jpeg

改造后的李巷村

黄书记的指示作出后,区委高度重视,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红色旅游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先后赴溧阳、茅山等地学习考察,研究确定发展方向和建设内容,落实建设主体。决定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红色李巷,提出把李巷地区打造成苏南地区有影响力、高品质的红色旅游景区。区委党史办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李巷及周边25个自然村开展拉网式调研,召集80岁以上老人座谈,采取现场指认、签字确认等方式,筛选出8个村20处有较高价值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其中李巷村6处,有李氏宗祠、地下交通总站、溧水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旧址,以及陈毅、江渭清等新四军将领旧居等;6月17日,我们迅速向区委报送《关于合理保护利用李巷村红色文化资源的几点设想》,提出:为避免与周边的红色景点同质化,场馆规划不走老路,学习当年新四军打游击时“幕天席地”的气概,把李巷村变成一个空间更大、范围更广的“聚落型纪念馆”。即设一个主题展馆,将分布在村里的旧址旧居,经修复后变成若干个小展厅,让游客获得更具真实感、现场感的革命传统体验和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游”。后来,该资政报告于2018年5月荣获2015—2017年度江苏省党史部门优秀成果一等奖。

不久,市委办公厅派出一名处长担任石头寨村第一书记,市级机关各部门都来对口支援,李巷村很快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在对旧址旧居修复建设过程中,为让场景更具历史真实性,我们指导石头寨村开展抗战时期老物件的收储,共收储老物件116件,全部摆放在5个旧址旧居中,其中3件是新四军将领使用过的珍贵文物。同时我们不辞辛苦,每天加班加点,完成溧水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临时展陈的布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费了许多周折,终于在北京中央档案馆复制到跟溧水有关的、1938年毛泽东同志的三份电文抄件,并在临时展陈中展出。

开村了

2017年9月,历时一年多时间,红色李巷终于完成建设。9月18日,我们和文旅局、商旅集团共同向区委请示,建议从10月1日起红色李巷开始试运营,10月12日举办开村庆典暨溧水区新四军研究会揭牌仪式。区委给出的意见是3日区内搞一个简单的开村仪式,12日举办新四军将领旧居暨溧水区新四军研究会揭牌仪式。

ar9yMZKJyaSK0b2ayq9ybCw3.jpg

红色李巷开村仪式活动

按照区委的意见,我们重点做10月12日的筹备工作。首先与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紧张地制作文献宣传片《溧水——苏南抗战中心》,时长有十四多分钟,后来发现宣传效果非常好。然后是邀请新四军将领后代参加活动,2017年是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也是新四军建军80周年,这一天各地都打算开展纪念活动,溧水活动时间确定得最晚,许多红二代已经接受了邀请。如,粟戎生上半年就接受安徽省委的邀请,但溧水是其父亲战斗过的地方,他对我们的邀请依然很重视,安排在上海工作的儿子粟志军参加。这时江渭清的儿子江旅安给予我们非常大的支持,他们一行早就接受福建有关方面的邀请,为确保溧水活动如期举办,江旅安与对方协商推迟,这样邓小燕(邓子恢之女)、张延忠(张鼎丞之女)、叶小楠(叶飞之女)、阮朝阳(钟期光女婿)、皮国湧(皮定均之子)、乐俊淮(徐若冰之子)、夏敏(夏强毅之女)以及江旅安夫妇一行十多人,先来参加我们的活动,然后去福建。难忘的是活动当天,所有领导和嘉宾为陈毅、江渭清和钟国楚等旧居揭牌后,来到李氏宗祠对面露天会场,那天正赶上降温,风很大,下着毛毛细雨,大家都穿得有点单薄,这时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自发赶过来,把会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构成一座遮风挡雨的“墙”,突然没人感觉到冷。领导讲话之后是红色文艺表演,在观看诗朗诵《谁都说,这是我的莫斯科》时,抗战时新桥区委书记徐若冰之子乐俊淮激动地站起来说,“这是我妈妈创作的”,引来人们善意的笑声。

“怎么有个李巷”

红色李巷开村后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人们在参观的同时,心头萦绕着一个问题,“怎么有个李巷,它跟溧阳是什么关系,在茅山抗日根据地处于什么位置”。事实上,12日参加活动的领导、专家也有这个疑惑,所以活动现场每一个人都聚精会神地观看我们制作的文献宣传片《溧水——苏南抗战中心》。我们感觉这种宣传方式形象直观,决定在李巷不断播出该宣传片的同时,继续与苏影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拍摄纪录片《抗战中的红色溧水》。摄制组除了取景溧水现存的红色遗址遗迹和外景拍摄工作外,还采访多位溧水抗战亲历者及王必成夫人陈瑛、陈毅之子陈丹淮、粟裕之子粟戎生、江渭清之子江旅安等老一辈革命家亲属和多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摄制组联系粟戎生时,他说他从不接受采访,但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摄制组的采访,条件是不按照摄制组写好的台词说。第二天摄制组如约来到他原所在单位,很快完成录制,可以看出他做了认真的准备,对新四军苏南抗战进行了认真研究,说得非常专业。

vPJsdJ2Xdkh2li8qwH1ASjDN (1).png

红色李巷航拍

摄制组还请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题写片名,不久每集时长30分钟的三集抗战纪录片《抗战中的红色溧水》先后在省、市、区电视台播出,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当年,父辈在溧水地区战斗生活过的红二代也为红色李巷鼓与呼,如新四军第一师苏南巡视团团员、《石臼渔歌》的词作者孙海云之女,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孙晓云曾挥笔书写“红色李巷”四个大字送给红色李巷。

但随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红色李巷地域窄、体量小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为推动红色李巷二期建设,我们对抗战时期溧水新桥中心区的红色遗存开展走访调研,2018年1月,撰写资政报告《建设红色文化 推动乡村振兴》报送区委区政府;2019年6月,形成《关于建设“两区双核”溧水红色文化的构想》一文,供领导决策参考。随后“红色里佳山”、铜山战斗纪念设施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溧水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主办单位:中共南京市溧水区委宣传部、溧水区档案馆(党史办)、溧水区融媒体中心、新华美溧传媒

总策划:钱丽萍、张德才

策划:吴永胜、蒋红松、杨志辉、高萌钰

撰稿:高明芳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用户留声


我要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