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纪念馆新展开展,两岸家书讲述血脉亲情

发布时间:2024-03-13 15:33 来源:中国南京红色在线

3月12日,《两岸书 血脉情——王省、王翔宇捐赠家书展》在孙中山纪念馆开展。展览展出了王省家族祖孙三代、海峡两岸的来往书信,时间跨度从1949年至1991年,是反映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珍贵文物史料,也是大变局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和家族离合最真实的反映。据了解,该展览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山陵园管理局指导,孙中山纪念馆等单位主办。

12192414yl9h_副本.jpg

△展览现场

一别六十载,两岸家书讲述血脉亲情

此次展览共展出展品87件,分为“分离:天各一方”“牵挂:笔端寄情”“团聚:骨肉亲情”三部分,以一个家族的血脉亲情为视角,展现了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心愿。开展仪式上,王省深情讲述了这批家书的由来。

12192414o7l4_副本.jpg

△王德元在复旦大学的学业档案

王省的父亲王德基有一个哥哥,名叫王德元。1949年3月12日,24岁的复旦大学毕业生王德元在上海叩别父母,登上上海直通台湾的轮船,远赴台湾谋业,原计划该年底回家过年,不承想,这一别,竟是阴阳永隔。

初到台湾的王德元只能通过家书与父亲王子翔及家人保持联系。在家书中,父子诉说着分居两岸的离愁。中秋佳节之际,王德元在给父亲的家书中倾诉道:“儿欲在沪必阖家欢坐,同庆佳节,正是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令人感慨不至也。”

121924140tf9_副本.jpg

△部分展出家书

在上海的亲人们一直期待着王德元早日回家,这一等却是永别。王德元的外祖母自小对他疼爱有加,感情深厚,不幸的是1951年外祖母因病逝世,临终时仍牵挂着远在台湾的王德元。得知外祖母逝世的王德元在家书中诉说着伤痛,“不意噩耗传来,令儿目瞪口呆者久之,真所谓百身莫赎也。”

父慈子孝忠,家书传递谆谆家训

一封封书信中,不仅饱含着血脉亲情,也传递着优良家风。王德元抵达台湾后很快就安稳立业,在福华毛纺厂任总务,在上海的王子翔时刻关心着儿子在台湾的事业发展。

12192414gn3w_副本.jpg

△展览现场

“勤奋、谨慎、忠实、诚信”,这是王子翔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在工作上,他叮嘱儿子要勤奋谨慎,“在外办事,须时时警戒,事事留心,不夸张,不虚浮,苦干忠实,勤俭谦诚。”为人处世上,王子翔教育儿子要忠实诚信,对同事“当事事以忠实真切报之,取得彼此信任”。

121924140qin_副本.jpg

△部分展出家书

王德元尽管身处台湾,但时时惦念着上海的长辈们,嘘寒问暖,“母亲身体如何,仍否服药,抑或打针?父亲腰酸毛病不知复发否?”“每日晨昏默祷两次,遥祝双亲康健平安”,亲人的健康平安始终是王德元最牵挂和放心不下的事。

一步一拜,孙儿替父认祖归宗

随着时局的变化,1964年后双方书信往来被迫中断。1979年,王子翔又写了一封信给儿子,下落不明。虽然如此,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儿子,不仅登报寻找,还拜托亲友四处打听王德元的消息。

直到1985年,好友偶然间打听到王德元的女儿王家梅已移居美国,并将王子翔一直在寻亲的消息告诉她,王家梅才知道自己从未见面的祖父还健在。可就在这一年,王德元不幸突发心脏病再也没醒来,去世的时候不到60岁。他在临终前仍挂念着父亲。

121924147lq6_副本.jpg

△王省向孙子王喆平讲述家书中的家训

1987年,台湾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后,王德元的儿子王威信于1989年赶到上海认祖归宗,与刚过90大寿的爷爷王子翔团聚。王省回忆说:“堂弟走到家门外就跪下,一步一拜进来,边拜边哭着说,‘爷爷,我代表爸爸来看您老人家了’。”祖孙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王威信回台湾后没几个月,祖父王子翔安详地去世,他在生前终于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孙儿,了却了人生一大遗憾。

121924146sle_副本.jpg

△王喆平指着家庭合影中的自己

王省家族祖孙三代割不断的血脉亲情感动了无数观展者。据了解,这批完整的家书共121封,经整理编辑成《两岸书 血脉情——王省家族书信集》一书,编印发行。在当天的开展仪式上,孙中山纪念馆馆长梅宁向王省赠送了书信集以及部分书信复制件。同时,辛亥名人陈立夫之孙陈绍仁向孙中山纪念馆捐赠了陈立夫著《国父道德言论类辑》和1988年刊有陈立夫关于促进祖国统一提案评论文章的《人民日报》,辛亥名人陈其美后裔陈杨向孙中山纪念馆捐赠了1977年版《陈英士先生纪念集》《陈英士先生文集》。

记者 张然 文/摄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