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故事”选手探访手记:警察爸爸

发布时间:2022-08-16 15:55 来源: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

江苏省第四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

“我和我的故事”选手展示

为讲好江苏典型模范的故事,本届红赛选手们不仅查阅了海量的材料,更是沿着典型模范的足迹,寻访他们的奋斗历程,感悟初心使命。他们书写的一系列“我和我的故事”,成为红色故事生动的“番外篇”。

1_副本.png

南京传媒学院学生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陈君洋

 “陆旭东警官”“陆老师”“陆叔叔”,这是我从第一次联络到采访结束时对陆旭东三次不同的称呼。

2_副本.png

我从小出身于军人家庭,或许是父亲严肃刚正、不苟言笑的形象,使我对于军人产生了距离感。在我采访陆叔叔前,了解到他是从部队转业的,我便做足了功课。设计采访问题时逐字逐句,精心雕琢,甚至设想了许多调节冷场的话术,为的就是和“有距离”的警官拉近再拉近。后来,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聊天中,我发现自己的顾虑其实是多余的。

陆旭东,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交通警察大队警卫警务中队指导员。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相继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从警十几年来,陆旭东坚持每天上下学高峰期在校园门口维持交通秩序。

采访陆旭东警官之前,我是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他:“坚守护学岗14年”“护学20万人次”“3万公里的护学路程”“带着腿部48针旧伤背送骨折女孩上4楼”“放弃晋升机会,留守护学岗”…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事迹让我对陆旭东警官有了第一印象:坚定刚毅。

初见陆旭东老师,当我一提到华罗庚学校的孩子们时,陆老师便立即打开了话匣子。他与孩子们的故事似乎数不尽,道不完:“小朋友知道我胃不好会带小饼干给我”“有些孩子只有我开门他们才下车”“有个孩子觉得拉我的手像拉他爸爸的手”“你们下车要先左右看看路啊”……

3_副本.png

在和陆旭东老师的交流中,我逐渐明白长达14年的护学,源于他对孩子们的喜爱。采访中我好奇地问陆旭东老师的嗓子为什么有些沙哑,他说:“我护学时从来不戴扬声器,这样不亲切”。那一刻,我对陆旭东老师有了第二个印象“亲切”。

4_副本.png

随着聊天的深入,我俩渐渐熟络起来,我开始称呼他“陆叔叔”。不论是什么话题,我和陆叔叔总能在其中插入一些家长里短。当我们聊起父亲时,陆叔叔充满敬畏,反复说起他父亲教导时的一句话“只要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我想这是陆叔叔事业的准则。当我们聊起妻子时,陆叔叔满脸幸福,他说起妻子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付出,对于他事业无条件的支持。当我们聊起孩子时,陆叔叔感慨到双胞胎儿子的不易,在先天性弱视的情况下要随他早早奔赴岗位,往往要比其他孩子早到学校一个钟头。但也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双胞胎儿子独立坚韧,在残运会上取得四金两银的成绩。当我们谈起网络舆论时,他说:哪怕有人说我是做做样子,为了镀层金,我都不会受影响,只要是对的事我就会坚持到底。

我和陆叔叔沟通的全程充分感受到了情绪的变化,有喜也有哀。一个完整,立体的楷模树立在我的面前。由此我对陆叔叔有了第三个印象:朴素真实。

6_副本.png

通过几个小时的采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陆旭东叔叔的故事,也更加深刻体会到这份十四年坚守的意义,正是这一道平凡的微光,将心怀百姓之情汇聚成了星河,璀璨如阳,光芒万丈!

【责任编辑:吴慧慧】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