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烈士陵园

发布时间:2022-03-31 09:00 来源:红色在线

雨花台烈士陵园.jpg

雨花台烈士陵园

自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花台成了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的刑场。这二十二年中,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2014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 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1950 年,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在雨花台建造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 个山岗,以主峰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广场、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北殉难处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门以及西殉难处烈士墓群、东殉难处烈士纪念亭等。陵园正门立有一对石柱,高约18 米,朴素庄严,象征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陵园内部有宽阔的广场和花坛。

巨型烈士雕塑群像是雨花台风景区的标志建筑,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花岗岩群雕。烈士群雕建于1979 年,高10.03 米,宽14.2 米,厚5.6 米,由179 块花岗岩拼装而成,总重量约1300 吨,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九位先烈在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雕像周围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在雨花台共有三处烈士殉难处,烈士群雕处是北殉难处烈士就义原址,是1927 年至1937 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屠杀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东殉难处位于东岗坡下,是反动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场所;西殉难处位于中岗西侧,为烈士丛葬地,国民党反动派在此杀害了众多烈士,并草草掩埋。

坐落在雨花台主峰峰顶的纪念碑建于1989 年,碑高42.3 米,寓意为1949 年4 月23日南京解放,纪念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个部分组成。碑额形如红旗和火炬。碑身正面为邓小平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背面为当代书法家武中奇先生书写的碑文。纪念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高5.5 米,题为“宁死不屈”;底层平台两侧立有向革命先烈肃立致敬的群众石刻雕像。纪念碑前方为纪念广场,建有倒影池、纪念桥等,倒影池两端用花岗岩砌造了两面形似红旗的壁面,壁面上分别以汉、蒙、回、藏、维5种文字镌刻着《国际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纪念碑的南面是烈士纪念馆。这是一组“凹”型两层的白色古典型建筑,长94 米,宽50 米,主堡高30 米,建筑面积达6000 平方米。层面为乳白色琉璃瓦,外墙是花岗岩贴面,正门上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横额的上方用花岗岩雕刻出日月同辉的图案,象征烈士浩气长存,与日月同辉。馆内陈列有1000 余件烈士遗物、400多幅珍贵图片,以及恽代英、邓中夏等179 位烈士的事迹和文献资料。

忠魂亭于1996 年7 月1 日竣工,由南京市30 万共产党员交纳特殊党费兴建。该建筑由忠魂亭、忠魂广场、《思源曲》水池、《忠魂颂》浮雕四部分组成。忠魂亭位于主体建筑群南端海拔43 米的坡顶上,用花岗石砌成,主体建筑长、宽各5.8 米,高8.3 米,尖顶四门方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西面亭裙刻有南京市30 万共产党员捐资兴建的标识。忠魂广场位于忠魂亭与纪念馆之间,地面由金刚砂石铺就,突显了深沉壮烈的气氛,占地面积约3000 平方米。《思源曲》水池在忠魂亭北坡和忠魂广场南缘间,长20 米,宽15 米,深1.5 米,寓意“不忘先烈,永志纪念;饮水思源,代代相传”。《忠魂颂》浮雕立于《思源曲》水池东西两侧,长20 米,高3 米,由江苏省美术馆组织艺术家设计创作。

经过6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雨花台烈士陵园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是首批江苏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1988 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 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成为《2004 年—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革命纪念遗址之一;2016 年9月,入选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首批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李颖鑫】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