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展现百年大党的高度自信

发布时间:2022-01-06 17:17 来源:南京日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备受国内国际关注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在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历史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党在把握历史大势中彰显历史自信

 回顾百年历程,党在把握历史大势中彰显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是十分重视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重大关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中借鉴和运用历史的经验,历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梳理党的百年历史,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这是贯穿于党的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更是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可以说,已经走过的一百年光辉历程,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率领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决议》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史的基础上,号召全党同志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必然逻辑,在学习和借鉴历史的经验中把握历史大势,提升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交出一份时代和人民满意的新答卷。 


 党在推进复兴伟业中厚实道路自信

 概括不懈奋斗,党在推进复兴伟业中厚实道路自信。从1921年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积极投身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奋斗、伟大牺牲、伟大创造,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了光明前景。《决议》以宏阔的历史视角和深厚的历史智慧,概括阐述了党不懈奋斗已经走过的一百年光辉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一次次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发展。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也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党在坚持创新理论中凸显理论自信

 总结历史经验,党在坚持创新理论中凸显理论自信。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部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逻辑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现实逻辑的统一,彰显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历史经验是历史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规律的昭示。作为最宝贵的十条经验之一,“坚持创新理论”被写入《决议》,必将对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历史不仅蕴藏有“从哪里来”的成功密码,更是标注着“到哪里去”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也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道路上,我们要认真学习《决议》,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提炼化解风险挑战的秘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锚定目标、勇毅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基地)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