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缅怀革命先烈 汲取前行力量

发布时间:2021-10-19 09:01 来源:南京日报

党员们合影留念。

  党员们合影留念。

从空中俯瞰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从空中俯瞰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党员们认真听讲解员讲述六合抗日斗争的事迹。

党员们认真听讲解员讲述六合抗日斗争的事迹。

参加活动的党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参加活动的党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党员们认真听讲解员讲述六合抗日斗争的事迹。

  党员们认真听讲解员讲述六合抗日斗争的事迹。

  漫步南京市六合区竹镇老街,青砖黛瓦、墙壁斑驳,岁月流淌。然而,在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年代,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竹镇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府,一批革命先辈在这里浴血奋战。10月12日上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追寻红色足迹·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来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竹墩社区的“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竹墩社区近60名党员在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前行力量。

  红色档案  顽强抗战,根据地功绩长存

  抗日战争时期,竹镇是新四军在淮南津浦路东的主要抗日根据地之一。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城,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2月16日,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开始对六合城肆意进行烧杀抢夺,六合县城很快沦陷,当时的六合县长带领群众逃离到竹镇。残忍的日本侵略者穷追不舍,1938年夏秋之际,竹镇惨遭日军敌机9次轮番轰炸,死伤2000多人。

  1939年夏,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二营在方毅、朱绍清率领下,进入竹镇一带,开始进行侦查、宣传等工作,揭开了新四军挺进六合城的序幕。1939年冬,罗炳辉司令员率部首战老古墩,鼓舞了人心、振奋了士气,竹镇也逐渐成为新四军的重要根据地。1942年8月26日,经淮南行署批准,建立“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民主政府也顺利完成了组织赋予的光荣任务,8月份奉命撤销。1946年,随着新四军北撤,抗日政府旧址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肆意破坏。

  多年来,省、市、区政府分别拨专款,全面整修旧址,并命名为“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将之列为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六合区对纪念馆又进行了新一轮改造和提升,并在“七一”之前对外开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放大红色文化品牌,讲好六合红色故事。今年,在民主政府旧址北侧,六合区还以“军号与《茉莉花》”为主题打造了六合抗日斗争展,展览将金牛山战斗、桂子山战斗、民歌《茉莉花》等既具有南京六合特色,又凸显抗战红色历史文化特征的符号融入设计、展陈和内容体验中,让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抗战历史、重温革命精神,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沧桑巨变  小萝卜“长成”大产业  富民增收断“穷根”

  多年来,随着南京市六合区对“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进行一系列保护和利用后,翻新改造的红色遗迹吸引着一拨拨市民前来瞻仰,而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所在的竹墩社区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竹墩社区位于六合北部丘陵地区,这里曾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欠发达片区。为摘掉“欠发达村”这顶“穷帽子”,社区结合实际,通过土地流转、资源整合利用等形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集体经济收入。

  走进竹墩社区青萝卜种植基地,一排排青萝卜长势旺盛,不少已经破土。“连日来,每天都有10多名村民在田间采摘青萝卜。我们再通过各个社区团购平台,让竹镇青萝卜走向市民餐桌。”竹墩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武艳介绍,从8月20日到9月中旬,社区已经利用40亩流转土地露天种植了4茬萝卜,不久还将在大棚内种植一批,继续扩大产量。

  清洗、切条、腌制、晾晒……在社区组织成立的冬日艳丽蔬菜专业合作社,10多名村民手不停歇。“萝卜干酸脆爽口,深受食客喜爱,而且比生鲜萝卜易于保存。社区注册‘竹镇老街萝卜干’商标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武艳介绍,社区去年制成萝卜干4万多斤,累计销售收入近30万元,“这笔钱一部分用于支付农户土地流转租金和低收入农户劳动报酬,另外一部分则用来分红和扩大产能。”

  年近七旬的洪翠萍,家住青萝卜基地旁,家里的一亩多地去年被社区流转。有了空闲时间,她就到基地打工。拔萝卜缨、锄草、腌萝卜干……一年下来,洪翠萍仅在基地打工的收入就有近2万元。“在家门口有活干、有工资拿,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她高兴地说。

  据了解,竹墩社区投资200万元建设的青萝卜加工厂房,也将在今年12月投产。届时,萝卜干产能将实现翻番,社区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农户将获得更大收益,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奉献青春力量

  10月12日上午,竹墩社区近60名党员,共同走进“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六合抗日斗争展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广场上,全体党员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走进旧址参观。块块青砖、片片青瓦,镌刻着抗战记忆;新四军将士们曾用过的弹壳等物品,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内,一下子把人们拉回到那段烽火峥嵘的岁月……党员们一边聆听革命英雄事迹,一边仔细观摩,认真感悟新四军不畏强敌的英勇斗争精神。

  毗邻“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六合抗日斗争展览,通过图文展示、实物展品、雕塑装置、多媒体影像、数字艺术场景还原等形式,展现了六合从日军侵华到新时代发展的历史图景。党员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议,缅怀革命仁人志士,感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社区年轻党员管晨生于竹镇、长于竹镇,家距“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仅数百米,从小耳濡目染抗战时期故乡惨遭日军轰炸,以及新四军将士为民族求独立、为人民求解放而奋不顾身英勇斗争的故事。3年前,放弃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机会,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网格员,每天下沉网格,竭尽所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革命先辈们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就是要坚持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史,主动担当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管晨告诉记者,3年多走村入户访民情、为民排忧解难的社区工作经历,让他真切地感觉到,基层是一片广阔天地。“农村需要青年。我选择扎根乡村,一定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立足岗位彰显人生价值,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与千千万万农村青年一道,努力奋斗、勇敢拼搏,用青春和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牢记初心使命  学史力行办实事,乡村振兴勇担当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竹墩社区老党员薛后义:我是一名老电工,在竹镇工作了几十年,每次来参观都有新感受。这次在六合抗日斗争展览中看到了从小就听家人提起的革命先烈史兆壁的相关介绍,让我激动万分。虽然我已经73岁了,但还是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竹墩社区退职村干部杨静英:我是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后,我将继续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竹墩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陆云: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深知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我将在进一步优化“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特色发展模式上下功夫,在壮大“一村一品”青萝卜产业上下功夫,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走好竹墩乡村振兴之路。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竹墩社区副主任薛元涛:参观时看到的每一个物件、每一张照片、每一个视频,都让我印象深刻。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