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新建“石城火种”红色文化广场

发布时间:2021-07-02 08:42 来源:南京日报

  9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地下党组织“清凉山小组”

  清凉山新建“石城火种”红色文化广场

  90多年前,在清凉山茂密幽静的山林中,诞生了一个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清凉山小组”。为了纪念这段艰险的革命岁月,日前,清凉山景区新建成了“石城火种”红色文化广场。 新建成的“石城火种”红色文化广场,位于景区西侧扫叶楼后,占地约70平方米,主要由“石城火种”和“人物锈钢雕”两组雕塑组成。“石城火种”雕塑,是一面鲜红色迎风招展的党旗,灰色的蘑菇石背景墙代表着清凉山石头城,象征革命火种在南京石城生生不息。雕塑前竖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侧面的锈钢雕,由一组人物雕像和摩斯电码组成,以此纪念“清凉山小组”成员,也象征着隐秘艰难的地下革命工作。

  广场还配置了一块由书法家刘灿铭题写的“石城火种”标志石——泰山石,栽植了一株郁郁葱葱的罗汉松。广场周边,栽植了红枫、龙柏、月季、红叶石楠等植物。“石城火种”红色文化广场展现了“清凉山小组”党员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表达了后人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石头城故址在清凉山,南京别名“石城”即源于此。上世纪20年代的清凉山,树林茂密,人烟稀少,甚为幽静。1927年夏初,清凉山西峰的山亭里,十余位青年人频频出现。他们有的穿西装,有的着长袍,有的甚至穿着警服,简短的碰头商议之后,他们便装作不认识彼此的样子,各自沿着山路散去。这便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这里秘密成立的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清凉山小组”。主要成员有宋绮云、宋日昌、曹冷泉、贺瑞麟、张凤石、康静人、乔锦清、郭清洁、石玉如和孟清鉴等人。

  其中宋绮云就是红岩小烈士“小萝卜头”的父亲,时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员,1949年9月一家三口被国民党杀害。贺瑞麟时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1928年10月在雨花台被国民党杀害,年仅19岁。虽然“清凉山小组”存在时间并不长,但是在极其危难的情况下,这些党员不畏腥风血雨,坚持地下斗争,保留了党的革命火种。

  去年8月以来,清凉山公园管理处派人先后赴北京、上海、邳州和省市档案馆等处调查收集“清凉山小组”史料,使这段尘封多年的革命历史得以展现。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