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高举长征精神旗帜,不忘初心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1-06-25 08:57 来源: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南报融媒体记者 费寿涛摄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南报融媒体记者 费寿涛摄


融媒体报道组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拍摄采访。 通讯员 王丹丹摄


  融媒体报道组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拍摄采访。 通讯员 王丹丹摄

  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史诗的开端,则位于江西赣州的小县城——于都。近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紫金草融媒体中心和南京报业传媒集团组建的“追寻百年初心”融媒体报道小组来到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重读长征历程,感悟长征精神。

  十个儿子,八个参加了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革命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必须设法从敌人的包围圈里突围。位于中央苏区西南角的于都,进入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决策视野。

  “当时的于都是中央苏区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所在地,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刘通介绍,于都人民和红军鱼水情深。“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于都先后有6.8万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其中参加长征的就达1.7万人。”

  刘通指着展柜中一盏破损的马灯介绍:“有一位老母亲,她10个儿子中有8个都参加了长征,她以为儿子们很快就能打了胜仗回来,每晚都把这盏马灯挂在门前。但遗憾的是,一直到她离开人世,8个儿子一个都没回来。”

  30万人共同保守的天大秘密

  1934年10月8日至1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以及红军主力部队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等地陆续抵达于都县城。8.6万人在这里集结休整后,再从于都的8个主要渡口分头出发。“敌人的飞机经常盘旋在上空,所有行动只能在夜间秘密进行。”刘通介绍,于都河宽600多米,水流湍急,为了运输物资共架设了5座浮桥。1934年10月17日夜间至20日,红军每天下午5点开始架设临时浮桥,通宵渡河后,第二天早上6点半之前又将浮桥拆除,反复拆搭有15次之多。纪念馆外的东门渡口,就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出发的地方。刘通介绍,“当时红军架桥缺木料,许多于都百姓把渔船甚至自家床板、门板拆下送给红军。”

  在34万于都人民的紧密配合下,中央红军渡河时敌人竟毫无察觉。直到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敌人才知道红军已经向西南突围。“这段历史被后世誉为‘30万人保守一个天大的秘密’。8.6万人渡河突围,没有一个人走漏消息,可见当时于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热爱。”

  新长征路上继续传播长征精神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馆长蓝华英介绍,今年以来纪念馆已经接待了全国各级各类社会团队参观2200余批次,于都已成为全国人民寻初心、悟初心、守初心的“初心之地”。“我们纪念馆将充分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把长征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将长征精神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前进力量,用实际行动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走出纪念馆,已是傍晚时分。长征出发纪念碑在夕阳霞光下格外庄严肃穆,它不仅铭记了那段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历史,还将烛照当代新长征的伟大历程。

  采访手记

  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的第一步,就是夜渡于都河。彼时,于都河对岸是未知的前方,出发,需要莫大的勇气。

  如今的于都河对岸,一栋栋高楼林立,造型现代的体育中心彰显着这座小城的活力。河畔的标语牌上写着一行大字: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是的,今天的中国已经开启了新的长征,再次出发需要我们不因循守旧,需要我们创新求变,需要我们具备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今天的我们,必须学习长征精神,不负先烈,不忘初心,才能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