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51年,茆鹤明在岗位上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秉承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南报融媒体记者 严星宇摄
入党51年、从事党务工作21年、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12年,不论是在法院里,还是法治课堂上、失足少年旁,茆鹤明总是敏行讷言,以身作则地感染身边人。
茆鹤明1949年出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入党51年来,他从工人到军人,再到转业进入法院,退休后投身关工委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都任劳任怨、乐于奉献,不计较名利得失,秉承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他的身上总是戴着党员徽章,不用时则摘下来小心放进口袋收好。“这是个荣誉,荣誉哎!”他抚摸着党员徽章,笑着说。
入党51年,“政治生日”铭记于心
1969年,20岁的茆鹤明离开南京,赴吉林省军区独立1师高炮营高机连服役,虽然个人学历不高,但他通过加倍的努力,克服短板,积极投身保家卫国的学习与训练。
高炮部队里,要想训练出成果,基本的几何原理是基本功,一遍听不懂,他就反反复复看书、验算,直到弄明白为止;对他而言,无线电原理和操作也是“零基础”,但只要训练需要,他就去学、去做。
在部队,茆鹤明对欧阳海等模范的事迹如数家珍。欧阳海跃上铁轨推开惊马,保护数百名旅客的生命安全,但自己却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欧阳海曾说过:“即使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我,我也仍然衷心地相信,共产主义的理想必然胜利,一定会有更多更多觉醒了的人士为它战斗。”
信仰的力量,深深打动了年轻的茆鹤明,当时,他心里就对加入共产党充满向往,他暗下决心,不管组织交给什么样的任务,都尽心尽力完成好。
1970年5月,因为在日常工作中表现积极,茆鹤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天,茆鹤明的内心除了喜悦,更有着深深的责任感。
从那时起,他有了两个生日,一个是出生日,一个就是入党日。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回到六合区人民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审判监督、政工等多项工作,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秉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勤勤恳恳地工作。
“我是1949年出生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人生。为党做多少工作都是应该的,也必须要做好。”茆鹤明说。
21年党务工作,学无止境砥砺前行
茆鹤明是六合区人民法院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他从事党务工作21年,其间带头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按照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三方联动”活动机制要求,每季度认真组织党员参加支部活动,扎实开展理论学习、过好组织生活。
为加强支部党员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茆鹤明引导党员利用“学习强国”APP,“江苏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加强自学,还建立支部微信群,向党员推送“每日一学”和党建知识小课堂等学习资料。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时,茆鹤明在老干部党支部微信群发出捐款呼吁,在他的倡导下,全体党员纷纷响应,有的自己到单位捐,有的行动不方便让子女代捐,还有的通过微信转账,共计捐款2.32万元。
在茆鹤明的坚持和努力下,老干部党支部“六有一提升”达标创优工程初见成效,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他还组织退休党员开展普法宣传、结对帮扶、基层调解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并形成工作经验,创建了支部工作品牌“党员法官夕阳红”。老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六有一提升”示范党支部,茆鹤明本人获得了“六合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发挥余热让国家“后继有人”
茆鹤明充分发挥支部老党员多年法院工作的经验和优势,组织他们向辖区内的青少年宣传法律,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退休后的他和支部党员多次到雄州街道观滁社区、大厂街道湖滨社区为广大群众进行普法教育,还义务担任着多个学校的法治辅导员,时常走进中小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作为一名老党员,茆鹤明带领支部党员坚持对贫困学子帮扶、助学,在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帮扶多名学生。今年年初,茆鹤明和六合法院的同事们走进了六合区龙池街道新集社区袁同学的家里,为小袁送上学习和生活用品,并仔细了解他在家庭、学校中的情况。
茆鹤明也始终将失足青少年视为自己的孙辈,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迈上成长的正轨,在与少年家事庭配合协作中,通过对未成年缓刑人员建立个人档案,一对一开展各项教育帮扶活动,有效提高未成年缓刑人员面对未来的信心。
面对如今的奔波,茆鹤明说:“我是一名退休党员,党教育我‘心里时刻都要想着老百姓’。我始终都会听党的话,与老百姓心贴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为民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