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6月11日,“宁听红色巴士课堂”载着南京市信息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支部的学员出发了。在时长100分钟的流动课堂中,他们感受着南京城市的巨大变化,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中体悟着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巴士途经张闻天陈列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梅园新村纪念馆等多处南京红色印记,而当天的学员又以年轻人居多,有不少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所以,红色巴士驶向河海大学方向时,当天讲解的南师大青年教师王志强讲述了一个17岁少年在南京的故事。他就是南京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张闻天。
如何让张闻天的故事鲜活地走近今天的年轻人?王志强早早做了一番准备。比如河海大学的前身叫什么?张闻天出生在上海,但为什么又可以说他是江苏人?还有,当时的张闻天十分喜爱足球,而且球技高超,并曾担任河海足球队的前锋,他在球场上或灵巧过人,或精准抽射,表现非常抢眼……无疑,这些都是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学员们不由赞叹,这种灵活、生动的讲课方式,让人俨然回到了大学课堂,让这堂红色巴士上的党课显得既有知识性,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趁着学员们饶有兴味,通过层层递进,王志强向他们点出了张闻天的历史价值:1917年,17岁的张闻天来到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求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而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也因此成为张闻天革命的起点。当时的河海办学新颖,有许多留美回国的“海归”教授,因而所用教材大多系美国出版,课堂讲授也多用英语。受此影响,张闻天英语成绩优异,在五四运动之前,他就已经能阅读英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并被马克思主义学说深深吸引。1919年6月,《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张闻天作为编辑科成员和主要撰稿人,开始在上面发表文章,抨击旧道德、旧习惯,揭露反动统治的腐败无能,并积极热情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不久,张闻天发表了南京地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社会问题》,文章转抄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十条纲领,将共产主义远景介绍给南京地区的广大人民。
“声动初心之路,宁听百年党史”。夏日的南京街头,一切都是欣欣向荣景象,而100多年前的那个年轻人,正在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考察中国的社会问题。正是那种对光明的向往和坚定的信念,成为张闻天向旧世界发起进攻的支撑力量。两相对比,这让今天的年轻学员们既感佩又颇受鼓舞,立志通过学习,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