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当戈,他是“左联七常委”之一

发布时间:2021-05-27 16:47 来源:南京日报

  “朋友们:听见了么?听见了么?那是我们的战鼓的声音!那像雷声一样震动着的,像炮声一样裂开着的,的的确确地,是我们的战鼓的声音!”在1928年5月的《我们》月刊创刊号《卷头语》中,一位革命斗士以澎湃饱满的激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他就是雨花英烈洪灵菲。

  大革命失败后,洪灵菲迭经流亡来到上海,与戴平万、林伯修等人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我们社”。此时,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洪灵菲却满怀高昂的革命热情坚信:“革命运动虽然受到暂时的挫折,但我们有一支笔,就会使他从另一方面蓬勃起来的!”

  在清贫简陋的生活中,洪灵菲笔耕不辍,相继创作《前线》《转变》《归家》《大海》等多部作品,翻译了《我的童年》《地下室手记》等经典著作,引起了处于时代苦闷中的青年广泛共鸣,有力地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被蒋光慈称赞为“新兴文学中的特出者”。

  1930年3月,上海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洪灵菲与鲁迅、田汉等7人当选为常务委员,他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左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文艺事业领导的加强。洪灵菲在左联中负责工农兵文化委员会工作,深入闸北、杨树浦等地区积极开展工农文化教育,以战士的英姿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不辞辛苦地奔走。

  在从事革命文化活动的同时,洪灵菲还承担着艰险的党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上海成立反帝大同盟,洪灵菲担任中共党团书记。为了扩大组织基础,他筹办工人夜校,亲自讲课,开展抗日反帝宣传活动。在与工人群众的接触中,洪灵菲迅速成长,变得更加坚实、更加沉着。

  1933年春,洪灵菲被调往北平,担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秘书处处长,与时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的孔原等人一起,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地下工作。7月26日,在联系工作途中,因叛徒出卖,洪灵菲不幸被捕。在狱中,他经受了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坚不吐实,不久解来南京,于1934年英勇就义。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