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外郭城墙上“藏”了一座抗战碉堡 将列入保护名录

发布时间:2019-09-14 15:08 来源:

3.jpg

位于双麒路上的抗战碉堡张然摄

在南京江宁区双麒路上,藏着一座抗战碉堡,它的半个身子已爬满杂草,裸露在外的累累弹痕,见证了当年战斗的惨烈。近日,抗战史学者、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发出呼吁,希望这座抗战碉堡能得到保护。

现代快报记者把这座碉堡的现状反映给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该局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后表示,将申请把这座碉堡列入江宁区不可移动文物。

碉堡弹痕累累,钢筋裸露在外

在江宁区双麒路沿线,东山街道和麒麟街道交界处,这座碉堡“隐藏”在一段土坡上。因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只有当地居民比较清楚。9月11日,丁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之前是在明代外郭城南京保卫战遗址调查时发现这座碉堡的,“今年8月下旬再过来的时候,发现这一带在拆迁,这座碉堡目前还不在文物名录内,是一座新发现的碉堡,正是需要保护的时候。”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碉堡的半个身子已经爬满杂草,从残破的外壁上依稀可辨弹痕累累,钢筋也裸露在外。目前可以看见的有三个射击孔,碉堡外形是圆柱状,高2.7米,直径约4米。据丁进介绍,外郭城沿线的碉堡有一个总体特征,就是中间有一个渐缩段。

“当时侵华日军从南面往南京城进攻的时候,就是沿着这边向城内突进到七桥瓮、中和桥最后到光华门城墙,碉堡的累累弹痕可以看出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丁进告诉记者,这批碉堡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扛住侵华日军火炮的侵袭。但它有个缺陷,炮火如果从射击孔打进去,就会被摧毁,“我们现在见到的是当年碉堡中的‘幸存者’。”

与明代军事防御设施结合

曾见证南京保卫战

“这座抗战碉堡修建在明代外郭城墙上,是明代军事防御设施和民国军事防御设施的有机结合,时间跨度超过600年,既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又能对城市军事防御系统有直观认识。同时,碉堡也见证了南京保卫战的慷慨悲歌。”丁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同一批构筑的国防工事,如紫金山碉堡已在2012年3月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西山碉堡群也于2017年11月公布为第二批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

附近村庄正在拆迁,这让丁进等文史爱好者对这座碉堡的安危感到担忧。“我们希望可以尽快将它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丁进建议,可将这座抗战碉堡打造成明代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的爱国主义教育景点。“南京保卫战中,有10万中国军队将士为了保卫中华民族、保卫南京这座城市而牺牲,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文保部门回复:

将按程序申请不可移动文物认定

9月12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了江宁区东山街道,该街道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进行的拆迁属于南沿江拆迁项目,碉堡所在位置并不在拆迁范围内。

当记者把这座碉堡的现状反映给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后,该局即刻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江宁有不少抗战时期的碉堡,我们马上会把这座碉堡也列入到我们全区的碉堡保护名录里面,并且在旁边竖立保护标志,后面我们也会按照程序,申请将这座碉堡列入江宁区不可移动文物。”该工作人员表示。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