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党史大事记(23)

发布时间:2021-03-15 09:25 来源:南京日报

  【1942年】

  1941年冬 中共江和全工委和全椒县委,根据华中局和津浦路西区党委意见,集中全力,开辟一条从花山到和含地区、新四军第三师和第七师之间的交通线,全长100多公里,联接和县、江浦、全椒大片的敌占区。该地下交通线开通后,多次输送新四军急需物资和掩护经过此地的中共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新四军第七师政委曾希圣等领导。2月28日,全椒县委书记王枫在检查线路时夜渡滁河,不幸溺水牺牲。

  4月21日 江南区党委在溧水尤家(今白马乡石头寨行政村)召开扩大会议,江渭清传达华中局扩大会议精神,谭震林到会讲话,邓振询作大会总结。

  8月1日 苏南新四军第十六旅和地方党组织在恢复江宁横山地区后,根据新四军军部在这一地区开展工作的各项原则指示,团结群众,争取当地士绅及大刀会的同情和支持,成立了江当溧三县行政委员会,建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

  8月6日 中共苏皖区委在溧水地区召开苏南民运工作会议,邓振询作《组织群众秋收问题》的报告,会议确定溧水县为苏南工区减租减息试点县。

  9月26日 溧水县参议会审议通过《溧水县三十一年减租减息实施办法》,经苏南行政公署批准公布实施。

  【1943年】

  1月10日 中共华中局机关和新四军军部到达盱眙黄花塘。在此领导新四军各师、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以及南京、上海等城市的地下工作。

  1月13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撤销江苏省委,设立华中局敌后工作部(又称城市工作部)。刘晓任部长,刘长胜任副部长(后任部长),领导江苏、上海等敌占区地下斗争和统战工作。4月,该部在淮南根据地盱眙县大王庄正式建立,对外称新四军调查研究室。

  3月13日 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抵南京,除直接督促日本在华陆军执行“对华新政策”外,其重要使命在于“抬高汪逆身价”,继续汪伪政权妄想统一大业的黄粱美梦。

  3月18日 苏南县长联席会议在溧水小蒋家(今白马乡)召开,邓振询主持会议,樊玉琳作《苏南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苏皖区党委提出的《苏南施政纲领》,成立了苏南行政委员会,组成苏南区行政公署,江渭清任主任、邓振询任副主任,撤销原苏南行政专员公署。

  4月17日 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和抗大九分校一部在溧水南岗对日伪军背水作战,克敌制胜。为防止日伪军再次反扑,部队取胜后回到溧水官塘东北地区活动。

  5月31日 “倒樊斗争”。4月, 南京中央大学校长樊仲云平时竭力散布“曲线救国”理论,又贪污学生伙食费,激起学生的强烈不满。初夏,中大学生中生活特别困难的东北、华北学生首先提出驱逐校长樊仲云的主张。“青救社”决定发动全体学生向汪精卫请愿,要求罢免樊仲云。本日凌晨2时,“青救社”社员及骨干分子带领同学,整队前往汪精卫公馆请愿。汪精卫不得已深夜接见学生代表,答应派员处理。当天下午,学生宣传罢课3天,组成临时校务委员会,代行校长职权。尚有为任主席,王嘉谟等任委员。第二天,汪精卫派伪教育部长李圣五、伪宣传部长林柏生到校与学生代表谈判。迫于压力,伪政权撤销樊仲云的职务,这次斗争是由党的外围组织青年救国社领导的,各系统的中共地下党员都积极参加,群众也热情参与,自发地投入斗争,“倒樊斗争”取得胜利。

  8月3日 邓振询在江宁牺牲。邓振询(1904—1943),又名邓仲铭,江西兴国县人,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1928年春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日随新四军部队转移时,时任中共苏皖区党委副书记的邓振询遭国民党军队袭击牺牲于秦淮河高桥渡口。

  8月17日 血战桂子山。8月16日,日军一个大队及伪军1000余人在小田大队长率领下,进驻六合八百桥、雷官集等地,准备“扫荡”、抢粮。17日晨,新四军侦察队在八百桥与日伪军接火。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十三团在团长饶守坤的带领下,出击迎敌。上午9时,战斗打响,为争夺桂子山侧的丁家山头和无名高地,敌人疯狂地向我阵地冲击。日军竟使用毒气弹,新四军十三团在旅部特务营的配合下,与日军搏斗,到下午3时,把日军压制在桂子山脚下几个村庄里。晚,敌人仓皇逃往八百桥,经12个小时的激战,共毙、伤日军180余人,伪军200余人。新四军十三团也付出重大代价,副团长陈宗胜、政治处副主任李秉初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桂子山战斗是抗战时期新四军与日军在淮南津浦路东最激烈的战斗之一。日军经此重创,再也不敢到这一带根据地“扫荡”、抢粮。

  11月20日 新四军十六旅发起溧高战役。下半年,3000多日军进攻苏浙皖区,1万多国民党部队望风而逃。新四军十六旅挺进南京外围的江宁、当涂、溧水、句容等地,开辟抗日游击区。20日到22日,十六旅旅部特务营及四十六团在政委江渭清、副旅长钟国楚指挥下,在溧(水)高(淳)发起战役,激战3昼夜,先后攻克东流镇、新桥、漆桥等地日伪据点。在游击伏击战中,俘伪军第三师副师长陈炎生及其以下官兵160余人,毙敌40余人,缴获长短枪150余支,轻机枪3挺。打破了日军在溧水、高淳地区推进“伪化”的计划。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提供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