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中共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地

发布时间:2021-01-27 09:51 来源:南京日报

  昨天,“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追寻红色足迹·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走进南京工运纪念馆。南京际华5302公司和顶山街道金汤街社区的党员代表们与南报融媒体记者一起,寻访纪念馆,聆听党史故事,学习王荷波“品重柱石”崇高精神。

728351-工运纪念馆_b.jpg

  百年前,在南京浦镇机厂附近浴堂街的青石板路上,人们常常能见到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日夜劳碌的身影,他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被称作“品重柱石”的中国工人运动领袖王荷波。

  百年后,这条青石板路的尽头,一座砖木结构、坐东朝西的江南民居依旧矗立,这座如今被题名为“南京工运纪念馆”的建筑,便是当年王荷波工作的地方,在这里,王荷波建立了中共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

728290-A1追寻红色足迹_b.jpg

  1月26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追寻红色足迹·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在南京工运纪念馆正式启动,来自江北新区两个基层党支部的党员们,追寻先辈足迹,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728349-顶山街道_b.jpg

(党员代表聆听党史故事,牢记初心使命。)

  红色档案

  播撒革命火种,首个党小组在这里成立

  南京工运纪念馆坐落于江北新区顶山街道浴堂街34号,作为中共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的诞生地,这里正是当年王荷波同志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和党的活动场所。

  王荷波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杰出先驱,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共五大当选为我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首任主席,1927年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终年45岁。

  王荷波虽然不是南京人,但是他在南京留下了很多重要足迹。

  1921年3月,王荷波在浦镇机厂工人中成立工会,工人们集资租赁了浴堂街34号的浴室作为工会活动场所,中间为浴室,外面两间做办公室。1922年秋,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在此诞生,王荷波任组长。党小组成立后,通过工人夜校等形式,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同时在工人运动中发展优秀分子入党。

  1923年2月,王荷波在这里召开两浦地区党员、工会骨干紧急会议,揭露反动军警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暴行,并介绍了京汉铁路总罢工的情况。会议决定声援京汉铁路大罢工,从2月8日起,两浦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指挥所就设在此。此后,王荷波接到京汉铁路罢工遭到血腥镇压的消息,经过罢工代表讨论研究,为了避免罢工群众流血牺牲,果断做出适时复工的决定,保存了两浦地区的革命力量。

  1927年10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京遭到逮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王荷波宁死不屈,于1927年11月11日壮烈牺牲,时年45岁。

  当年王荷波办公的浴室,如今已改建成南京工运纪念馆,该馆建筑面积243平方米,占地面积278.15平方米,于2012年7月改造完成。馆内不仅展示了王荷波烈士的生平事迹,也陈列了百年来南京工会工作、工人阶级成长、现代工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百年巨变

  党建引领,新主城盛开“幸福之花”

  从一名普通工人历练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顶山见证了王荷波蝶变的光辉历程,这片土地也处处流淌着红色血液和不屈不挠的王荷波革命精神。这些红色资源,是培育红色精神的摇篮,是顶山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见证,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早在2015年,南京江北新区被批复为国家级新区,顶山街道被划为新区核心区。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之下,新时代的顶山人正以本地红色文化与红色资源为依托,传承红色基因,积极融入时代精神内涵,续写红色故事。

  “十年前这里还都是菜地,如今这样的城市面貌,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随着江北新区的发展,在此居住了几十年的吴瑞兰实现了村民到城市居民的转变,新区市民中心、南京绿地金融中心,以及吸引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入驻的国际健康城,这些“高大上”的周边配套,成为23万顶山人出门即享的幸福。

  如今漫步顶山,这里俨然已是江北新主城的展示窗口——“月光宝盒”造型的新区市民中心,已成江之北的“颜值担当”;青龙绿带延绵数公里,让“诗与远方”成为日常;江北新区图书馆、南京美术馆新馆雏形初现,文化新地标即将诞生……

  旧的城市空间不断更新,正催生城市面貌的巨变。顶山街道还在推进江北新主城建设中,积极探索基层文化建设新路径,为城市建设注入人文力量。

  标准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一应俱全,功能布局媲美专业体育场,自2019年底建成开放以来,位于金汤街社区的荷波文体广场热度不断攀升,已成为街道辖区居民最爱的“打卡地”之一,居民们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一站式”运动体验。

  据介绍,通过征求民意,街道利用津浦铁路和锦绣雅苑小区之间的闲置绿地,打造了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户外文体广场。广场整体划分为党建主体区域、活力广场区域和休闲漫步区域,该广场的建成,为顶山老片区的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

  近年来,街道传承王荷波精神,实施“红荷”党建书记项目,打造了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E家、商圈党群服务点等“四位一体”的“红荷”党建服务阵地体系,将党群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百姓身边。

  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入党誓词,对党说说心里话

  1月26日上午,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来自江北新区顶山街道金汤街社区浴堂街党支部、际华五三零二公司综合党支部的共21位党员,来到南京工运纪念馆参加寻访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伴随着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大家的思绪被拉回到上世纪20年代。“1922年秋,王荷波就是在这里成立了南京地区的第一个党小组——浦镇党小组;1923年2月,为声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王荷波与两浦党员及工会干部商定于2月8日实行津浦路全线总罢工,罢工的指挥所就设在这里。”讲解员指着位于纪念馆中央的浴池介绍,馆内完整地保存了当时革命先驱在一起商议要事的浴堂,此处街道也得名于此。

  馆内的众多照片和手稿,展示了王荷波烈士作为一名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由自发到自觉,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革命历程,他被叛徒出卖牺牲时,年仅45岁。了解到王荷波烈士的生平,参加活动的党员们都深有感触,“今天来到这里,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革命先驱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多贡献。”

  参观活动结束后,两个支部的21位党员在党旗前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随后,每一位党员面对党旗,对党讲了一句心里话。浴堂街党支部的老党员于学成激动地说,王荷波烈士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真正本色,他身上“热血忠诚、品重柱石”的革命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当天的主题党日活动,在两个支部的党员们互相交流中结束。际华五三零二公司党委副书记管亚松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和鼓舞,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公司综合党支部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让大家接受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

  牢记初心使命

  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樊小露(金汤街社区浴堂街党支部书记):作为南京工运纪念馆的讲解员,每一次讲解,都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触。因为浴堂街片区是王荷波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他的精神对于我们年轻的党员是一个标杆,值得后辈学习。身为一名新时期的基层工作者,我也将带领浴堂街支部,为民做好服务,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并在党支部的活动形式上下功夫,将王荷波“品重柱石”的精神在顶山落地生根。

  栗玲(金汤街社区浴堂街党支部退休党员):有了共产党,才有新中国,我是沐浴着党的阳光长大的,也想为国家做贡献。退休后,我想发挥自己身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入了街道“王荷波义工联盟”,成为志愿服务队的带头人。平常我们每月去慰问贫困家庭,遇上传统节日,还会包粽子、做月饼送给他们。

  胡守宏(金汤街社区浴堂街党支部党员):今天通过参观纪念馆,让我感触很深,向革命者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回想起自己当初的入党誓词,今年也是建党一百周年,我将继续学习王荷波精神,以我的实际行动,向党献礼。

  梅南海(际华五三零二公司综合党支部党员):王荷波烈士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当时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我作为际华五三零二公司的纪监办公室主任,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意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回去后将通过党建引领,在公司内开展更多的廉政教育活动,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谢秀荣(全国劳模、际华五三零二公司综合党支部党员):我从小在顶山街道长大,听说过很多关于王荷波烈士的事迹,作为一名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王荷波烈士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办事公正,才赢得了工友们对他“品重柱石”的评价。我是一名一线工作人员,要更好地学习王荷波烈士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责任编辑:赵雅琦】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